奉赠王中允

· 杜甫
中允声名久,如今契阔深。 共传收庾信,不比得陈琳。 一病缘明主,三年独此心。 穷愁应有作,试诵白头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奉赠:敬赠。
  • 中允:官名,指王中允,即王维。
  • 契阔:离合,聚散。此处指久别重逢。
  • 庾信: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,曾因战乱被俘,后被释放。
  • 陈琳:东汉末年的文学家,曹操的谋士。
  • 一病:指王维因安史之乱被囚禁期间生病。
  • 明主:指唐肃宗,因其在安史之乱中即位,被视为明君。
  • 三年:指王维被囚禁的时间。
  • 穷愁:困苦忧愁。
  • 白头吟:古乐府名,多表达哀怨之情。

翻译

王中允的名声早已远扬,如今我们久别重逢,情谊更加深厚。 大家都传说他像庾信一样被明主所救,而不像陈琳那样不得志。 他因一次大病而更加明白主上的恩德,三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份忠诚的心。 在困苦忧愁中,他应该有所创作,试着吟诵那表达哀怨的《白头吟》吧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杜甫赠给王维(王中允)的作品,表达了诗人对王维的敬重和同情。诗中通过对比庾信和陈琳的命运,突出了王维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忠诚和清高的品质。杜甫赞扬王维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忠诚,同时也表达了对王维遭遇的同情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备受推崇。759·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