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李八

· 杜甫
往时中补右,扈跸上元初。 反气凌行在,妖星下直庐。 六龙瞻汉阙,万骑略姚墟。 玄朔回天步,神都忆帝车。 一戎才汗马,百姓免为鱼。 通籍蟠螭印,差肩列凤舆。 事殊迎代邸,喜异赏朱虚。 寇盗方归顺,乾坤欲晏如。 不才同补衮,奉诏许牵裾。 鸳鹭叨云阁,麒麟滞玉除。 文园多病后,中散旧交疏。 飘泊哀相见,平生意有馀。 风烟巫峡远,台榭楚宫虚。 触目非论故,新文尚起予。 清秋凋碧柳,别浦落红蕖。 消息多旗帜,经过叹里闾。 战连唇齿国,军急羽毛书。 幕府筹频问,山家药正锄。 台星入朝谒,使节有吹嘘。 西蜀灾长弭,南翁愤始摅。 对扬抏士卒,乾没费仓储。 势藉兵须用,功无礼忽诸。 御鞍金騕袅,宫砚玉蟾蜍。 拜舞银钩落,恩波锦帕舒。 此行非不济,良友昔相于。 去旆依颜色,沿流想疾徐。 沈绵疲井臼,倚薄似樵渔。 乞米烦佳客,钞诗听小胥。 杜陵斜晚照,潏水带寒淤。 莫话清溪发,萧萧白映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扈跸 (hù bì):随从皇帝的车驾。
  • 妖星:不祥的星象,常指预示灾祸的星。
  • 六龙:指皇帝的车驾,因古代皇帝的车驾常用六匹马。
  • 玄朔:北方。
  • 神都:指京城。
  • 一戎:一次军事行动。
  • 汗马:指战马奔走而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
  • 通籍:指官员的名册。
  • 蟠螭 (pán chī):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生物。
  • 差肩:并肩。
  • 凤舆:皇帝的车驾。
  • 代邸:古代诸侯的府邸。
  • 朱虚:红色的虚空,指空旷之地。
  • 寇盗:盗贼。
  • 乾坤:天地。
  • 补衮:补救过失。
  • 牵裾:牵引衣襟,指亲近。
  • 鸳鹭:比喻官员。
  • 叨云阁:指在高位。
  • 麒麟:传说中的神兽,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玉除:玉石铺成的台阶。
  • 文园:指文学馆。
  • 中散:中散大夫,古代官职。
  • 飘泊:漂泊不定。
  • 风烟:风和烟雾,比喻战乱。
  • 台榭:高台和楼阁。
  • 楚宫:楚国的宫殿。
  • 触目:目光所及。
  • 新文:新的文学作品。
  • 碧柳:青翠的柳树。
  • 红蕖:红色的荷花。
  • 消息:信息。
  • 旗帜:军队的标志。
  • 唇齿国:比喻关系密切的国家。
  • 羽毛书:用羽毛装饰的书信,指紧急文书。
  • 幕府:将军的府邸。
  • 台星:指高官。
  • 使节:使者。
  • 吹嘘:称赞。
  • 西蜀:指四川地区。
  • 南翁:指南方的老人。
  • 对扬:对答。
  • 抏士卒 (wán shì zú):消耗士兵。
  • 乾没:耗费。
  • 仓储:仓库中的粮食。
  • 御鞍:皇帝的马鞍。
  • 金騕袅 (jīn yǎo niǎo):金色的骏马。
  • 宫砚:宫中的砚台。
  • 玉蟾蜍:玉制的蟾蜍,指砚台。
  • 银钩:银制的钩子,比喻书法。
  • 锦帕:锦缎制成的手帕。
  • 恩波:恩泽。
  • 相于:相互。
  • 去旆:离去。
  • 沿流:沿着河流。
  • 沈绵:深沉。
  • 井臼:井和臼,比喻日常生活。
  • 倚薄:依靠。
  • 樵渔:砍柴和捕鱼。
  • 乞米:乞讨米粮。
  • 钞诗:抄写诗篇。
  • 小胥:小吏。
  • 杜陵:地名,指杜甫的故乡。
  • 潏水:河流名。
  • 寒淤:寒冷的淤泥。
  • 清溪发:清澈的溪水。
  • 白映梳:白色的映照。

翻译

过去我曾在中央补任右职,随从皇帝的车驾在上元初年。那时反叛的气息凌驾于行在之上,不祥的星象直接降临。皇帝的车驾如同六龙瞻望汉阙,万骑穿越姚墟。北方回转天步,京城回忆帝车。一次军事行动后,百姓免于灾难。官员名册上有蟠螭印,并肩列于凤舆。事情与迎接代邸不同,喜悦与赏赐朱虚不同。盗贼刚刚归顺,天地间似乎平静。我虽不才,但同补救过失,奉诏允许亲近。官员们在高位,杰出的人才在玉阶上停留。文学馆中多病之后,旧交疏远。漂泊中哀伤相见,平生意愿有余。风烟笼罩巫峡远,台榭楚宫空虚。目光所及非论故,新文尚起予。清秋凋落碧柳,别浦落下红蕖。消息多旗帜,经过叹息里闾。战争连结唇齿国,军急羽毛书。幕府频繁筹划,山家药正锄。高官入朝谒见,使节有称赞。西蜀灾难长弭,南翁愤始抒发。对答消耗士兵,耗费仓储。势藉兵须用,功无礼忽诸。皇帝的马鞍金騕袅,宫砚玉蟾蜍。拜舞银钩落,恩波锦帕舒。此行非不济,良友昔相于。离去依颜色,沿流想疾徐。深沉疲于井臼,依靠似樵渔。乞米烦佳客,抄诗听小胥。杜陵斜晚照,潏水带寒淤。莫话清溪发,萧萧白映梳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杜甫赠给李八的作品,诗中回顾了过去的政治生涯和军事经历,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,如“六龙瞻汉阙”、“妖星下直庐”等,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,体现了杜甫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备受推崇。759·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