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寺
野寺根石壁,诸龛遍崔嵬。
前佛不复辨,百身一莓苔。
虽有古殿存,世尊亦尘埃。
如闻龙象泣,足令信者哀。
使君骑紫马,捧拥从西来。
树羽静千里,临江久裴回。
山僧衣蓝缕,告诉栋梁摧。
公为顾宾徒,咄嗟檀施开。
吾知多罗树,却倚莲华台。
诸天必欢喜,鬼物无嫌猜。
以兹抚士卒,孰曰非周才。
穷子失净处,高人忧祸胎。
岁晏风破肉,荒林寒可回。
思量入道苦,自哂同婴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龛(kān):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柜子。
- 崔嵬(cuī wéi):高大雄伟的样子。
- 世尊:对佛陀的尊称。
- 龙象:佛教中指佛或菩萨。
- 使君: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。
- 树羽:树上的鸟羽,此处指鸟。
- 裴回:徘徊,来回走动。
- 蓝缕:破旧的衣服。
- 咄嗟(duō jiē):叹息。
- 檀施:布施,施舍。
- 多罗树:佛教中的一种树,象征菩提。
- 莲华台:佛教中的莲花座,象征清净。
- 诸天: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。
- 穷子:贫穷的人。
- 哂(shěn):微笑。
翻译
野外的寺庙依傍着石壁,供奉的佛龛遍布且高大雄伟。 以前的佛像已无法辨认,百尊佛像都被莓苔覆盖。 虽然古老的殿堂还存在,但世尊也已被尘埃覆盖。 仿佛能听到龙象的哭泣,足以让信徒感到悲哀。 使君骑着紫色的马,从西方捧着东西而来。 树上的鸟儿静止不动,使君在江边久久徘徊。 山中的僧人穿着破旧的衣服,诉说着寺庙的栋梁已经崩塌。 使君回头看看随从,叹息着打开了布施之门。 我知道多罗树,却依附在莲花台上。 天界的众神必定欢喜,鬼物也不会有所猜疑。 以此来安抚士兵,谁能说不是周到的才能。 贫穷的人失去了清净之地,高人担忧祸患的根源。 岁末的风吹破了肌肤,荒凉的林子在寒冷中可以回转。 思考进入佛道的艰辛,自嘲如同婴孩一般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山寺景象,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,表达了诗人对佛教衰落的哀叹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。诗中,“前佛不复辨,百身一莓苔”等句,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荒废,而“如闻龙象泣,足令信者哀”则抒发了诗人对信仰失落的深切同情。结尾处,诗人自嘲“思量入道苦,自哂同婴孩”,既显示了对佛法的向往,也透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宗教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