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
天寒鸟已归,月出人更静。
土室延白光,松门耿疏影。
跻攀倦日短,语乐寄夜永。
明燃林中薪,暗汲石底井。
大师京国旧,德业天机秉。
从来支许游,兴趣江湖迥。
数奇谪关塞,道广存箕颍。
何知戎马间,复接尘事屏。
幽寻岂一路,远色有诸岭。
晨光稍曚昽,更越西南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土室:土屋,指简陋的住所。
- 延:引入,接纳。
- 耿:清晰,明亮。
- 跻攀:攀登。
- 夜永:夜长。
- 薪:柴火。
- 汲:取水。
- 数奇:命运多舛。
- 谪:贬谪,流放。
- 箕颍:古代地名,指隐居之地。
- 尘事屏:远离尘世之事。
- 曚昽:朦胧,不清晰。
翻译
天寒地冻,鸟儿已经归巢,月亮升起,人们更加安静。土屋中接纳了白光,松树门前的疏影清晰可见。攀登山峰感到日短,谈话的乐趣寄托在漫长的夜晚。明亮的火光照亮了林中的柴火,暗中从石底的井里取水。大师是京城的旧识,德行和才能都秉承天意。从来与支许游历,对江湖的兴趣与众不同。命运多舛被贬谪到边关,道义宽广存在于隐居之地。怎知在战乱之中,又接触到尘世的琐事。寻幽探胜不止一条路,远方的景色有群山环绕。晨光渐渐朦胧,更要越过西南的山顶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寒冷的夜晚寻找草堂地的情景,通过对比天寒与月出、土室与松门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诗中“跻攀倦日短,语乐寄夜永”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夜晚谈话的享受。后半部分则通过“数奇谪关塞,道广存箕颍”等句,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杜甫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