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先生 王迥见访

闲归日无事,云卧昼不起。 有客款柴扉,自云巢居子。 居闲好芝术,采药来城市。 家在鹿门山,常游涧泽水。 手持白羽扇,脚步青芒履。 闻道鹤书徵,临流还洗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款柴扉(款:敲,叩。读音:kuǎn)
  • 巢居子:指隐居者。
  • 芝术(芝:灵芝。术:白术,一种中药材。读音:zhī shù)
  • 鹿门山:在今湖北襄阳市东南。
  • 青芒履:一种草鞋,用芒草编织而成。
  • 鹤书:又称鹤头书,指诏书。这里指朝廷征聘贤士的诏书。
  • (徵:征聘。读音:zhēng)

翻译

闲适归来每日没什么事,白天躺着看云不想起来。有客人敲着柴门,自称是隐居之人。他住在清闲之地喜爱灵芝白术,到城市里来是为了采药。家在鹿门山,常常在山涧水泽边游玩。手中拿着白色的羽扇,脚上穿着青色的芒鞋。听说朝廷有征聘贤士的诏书,面对流水还去洗耳表示不愿出仕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和生活。诗的开头,孟浩然通过描写自己闲适的生活状态,为下文客人的出现做铺垫。接着,客人自称巢居子,表明了他的隐居身份,他采药的行为和对鹿门山的描述,进一步展现了他的隐士生活。诗中对巢居子的外貌描写,如手持白羽扇,脚步青芒履,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明。最后两句,通过巢居子对朝廷征聘的态度,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坚定和对世俗功名的不屑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清幽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。

孟浩然

孟浩然

孟浩然,唐代诗人,孟子第33代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 ► 26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