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**叨陪(tāo péi)**:谦辞,忝陪末座的意思,指惭愧地陪伴。
- **东阁贤:东阁是招待贤才的地方,这里指代有才能、地位高的人。
- **平子:东汉文学家张衡,字平子,这里借指归隐。
- **献甘泉:指入朝向皇帝进献文章谋求官职。汉武帝曾令司马相如作《甘泉赋》。
- **枕籍: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,文中指琴书杂乱放置。
- **褰帷(qiān wéi)**:掀起帷幕。
- **远岫:远处的山峦。
- **促织:蟋蟀。
- **寒女:贫寒的女子。
- **授衣:古时九月制备寒衣,叫授衣。
- **褐(hè)**:粗布衣服。
翻译
长久以来荒废了南山的田园,惭愧地与贤能之士相伴。想要追随张衡那样归隐,却还没有向朝廷进献文章谋得官职。室内琴和书杂乱地摆放满满一片 ,掀起帷幕远处的山峦连绵不断。我来到这里仿佛还是昨天,庭院树上忽然传来阵阵蝉鸣。蟋蟀的叫声惊扰了贫寒的女子,秋风也引发了岁月流逝的感慨。九月到了该制备寒衣的时候,没有粗布衣服穿又有谁会可怜我呢。
赏析
这首诗中孟浩然抒发了自己久滞长安,渴望出仕却不得,又念及归隐的矛盾心情。开篇点明长久离开田园,陪侍贤才却未得所愿。“欲随平子去,犹未献甘泉”体现内心出仕与归隐间的纠结挣扎。“枕籍琴书满,褰帷远岫连”描绘出当下生活环境及窗外景色,暗示其心境的宁静中夹杂着一丝不安。“我来如昨日,庭树忽鸣蝉”以时光飞逝之感,烘托出岁月匆匆、一事无成的惆怅。“促织惊寒女,秋风感长年”借景抒情,借节令变换引发对身世的感怀。最后“授衣当九月,无褐竟谁怜”直白道出自己生活的困窘和无人怜惜的悲苦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情景交融,以朴实的语句将内心复杂情绪刻画得深刻入微,展现出孟浩然羁旅求仕中的苦闷与无奈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