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败书
云归雨亦止,鸦起窗既白。
秋宵未为永,不寐如岁隔。
平明亟下榻,亦未暇冠帻。
检校案上书,狼籍鼠啮迹。
食箪与果笾,攘取初不责。
侈然敢四出,乃至暴方册。
坐令汉箧亡,不减秦火厄。
向能畜一猫,狡穴讵弗获。
缄縢又荡然,追咎亦何益。
惰偷当自戒,鼠辈安足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云归:指乌云散去,天空放晴。
- 鸦起窗既白:乌鸦飞起,天已大亮。
- 平明:清晨。
- 亟:急忙。
- 冠帻:戴帽子。
- 检校:检查整理。
- 狼藉:杂乱无章。
- 鼠啮:老鼠咬食。
- 食箪与果笾:食物篮子和水果盘。
- 攘取:抢夺。
- 侈然:傲慢无礼的样子。
- 汉箧:古代的竹简或书籍,借指珍贵文献。
- 秦火:秦朝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,此处比喻书籍遭受的破坏。
- 狡穴:指老鼠的藏身之处。
- 缄縢:封闭竹简的绳子。
- 荡然:空无一物的样子。
- 磔:古代的一种酷刑,此处意为杀死。
翻译
雨过天晴,乌鸦飞起时窗户已经透亮。秋天的夜晚虽然不算漫长,但辗转反侧如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年头。清晨急匆匆地起床,连帽子都来不及戴。翻开桌上的书籍,只见一片混乱,满是老鼠咬过的痕迹。它们甚至毫不客气地掠夺食物,毫无顾忌。这些贪婪的家伙竟然敢四处肆虐,连重要的典籍都糟蹋了。如果当初养只猫,或许就能防止鼠害。如今即使追悔莫及,又能改变什么呢?懒散和偷窃应当自我警醒,对付这些小老鼠,实在不必太过残忍。
赏析
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,揭示了诗人对家中的鼠患深感忧虑,同时也寓言了社会上贪污腐败的现象。诗人以鼠喻人,表达了对不义行为的谴责,以及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品性的反思。通过回忆如果当初有猫可以驱鼠,暗示了对过去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遗憾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自我反省和改正错误的决心,认为应对懒惰和偷盗的行为有所警惕,不必过于严厉对待这些小贼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意境深远,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