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坐忆剡溪

· 陆游
早睡苦夜长,晚睡意复倦。 敛膝傍残灯,拭眦展书卷。 时时搔短发,稍稍磨冻砚。 更阑月入户,皎若舒白练。 便思泛樵风,次第入剡县。 名山如高人,岂可久不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敛膝:正襟危坐,两腿并拢。敛,收拢,聚集。
  • 拭眦(zì):擦拭眼角。眦,眼角。
  • 更阑: 更深夜残之时。更,古代夜间计时单位;阑,残,尽。
  • :洁白明亮。
  • :展开。
  • 白练:白色的绢。
  • 樵风:顺风。传说汉郑弘采薪,得一神人,问何所欲,弘答:“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,愿朝南风,暮北风。”后果然如愿。故若邪溪有“樵风泾”之名 。后遂以“樵风”指顺风 。
  • 次第:依次 。

翻译

早早睡觉总是苦恼夜晚太过漫长,睡晚了人又感觉十分疲倦。 端正地并拢双腿靠近残旧的灯火,擦拭一下眼角后展开书卷。 时不时抓一抓短头发,慢慢地研磨被冻住的砚台。 夜深了,月光透进屋内,洁白得就像舒展的白色绢布。 此时便想起乘那顺风,顺着水流依次进入剡县。 那些名山就如同品格高洁的雅士,怎么能够长久不见呢。

赏析

这首诗中,陆游通过简洁质朴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自己夜坐的画面。开篇就直抒早睡晚睡的困扰,让人感受到诗人夜晚内心的烦躁难安。随后“敛膝傍残灯,拭眦展书卷”细腻刻画了他挑灯夜读的情景,平实的动作尽显生活气息。“时时搔短发,稍稍磨冻砚”进一步体现出诗人的专注与投入,同时也隐约透露着一种清苦之感。随着“更阑月入户,皎若舒白练”,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好的月光入户图,气氛由此变得宁静悠远。最后由眼前的清幽之景联想到去剡县游览名山,将名山比作高人,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热爱,也流露出他内心对高洁品质的追求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从日常夜晚的举止到心生的雅兴,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,毫无矫揉造作之感,体现出陆游作品一贯质朴真挚又富含深意的特点。

陆游

陆游

陆游,南宋诗人,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,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。创作诗歌很多,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抒发政治抱负,反映人民疾苦,风格雄浑豪放;抒写日常生活,也多清新之作。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,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。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,雄慨处似苏轼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 ► 939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