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

· 张镃
人间睡正浓,月到修髯底。 三伏凛如秋,蒙头思衲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修髯(rán):长长的胡须,这里借指树木细长的枝桠。
  • 三伏: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。
  • 衲(nà)被:缝补过的被子,也泛指破旧的被子 。

翻译

人间的人们都睡得正香、正酣,月亮已经悄悄照到了细长枝桠之下。虽说正值炎热的三伏天,可此时却寒冷得如同秋天一般,我蒙着头,不由得思念起那破旧暖和的被子来。

赏析

这首《秋夜》短短二十字,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。首句“人间睡正浓”描绘大众都在沉睡之中,为环境奠定安静基调。“月到修髯底”画面感十足,明月照在修长的枝桠下,静谧又美好。“三伏凛如秋”极为巧妙,打破人们对三伏炎热的固有印象,突出此时凉意,产生强烈反差。尾句“蒙头思衲被”,细致刻画了诗人因寒冷而蒙头,进而想起衲被的情景,自然且真切,体现出环境的清冷和诗人内心微妙感受,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秋夜里独特的心境。整首诗用语简洁,却意味深长,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张镃

张镃,原字时可,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,号约斋。先世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,寓居临安(现浙江杭州),卜居南湖。出生显赫,张镃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,刘光世外孙。张镃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,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。隆兴二年(1164),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。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,迁司农寺丞。开禧三年(1207)与谋诛韩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弥远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,卒于是年后。 ► 114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