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诗

既殷斯虔,仰说洪恩。 夕定晨省,奉朝侍昏。 宵中告退,鸡鸣在门。 孳孳恭诲,夙夜是敦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既殷斯虔:深厚。:虔诚、恭敬。意思是情感已经很深厚且持有恭敬之心。
  • 仰说洪恩:通“悦”,这里是感激之意 。洪恩:大恩。指深深感激宏大的恩情。
  • 夕定晨省:晚上为父母安顿床衽,早上起来省视问安。是古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  • 奉朝侍昏:在早上和傍晚侍奉长辈。
  • 宵中告退宵中:半夜,指半夜向长辈告退。
  • 鸡鸣在门:鸡鸣时就来到门口(准备侍奉) 。
  • 孳孳(zī zī)恭诲孳孳:勤勉不懈的样子。恭顺地接受教诲并勤勉践行。
  • 夙夜是敦夙夜:早晚。:督促、勤勉。早晚都勤勉行事。

翻译

内心对长辈的情感深厚且怀着十分的敬意,深深感激着他们赐予的宏大恩情。夜晚为长辈铺床安顿,清晨前去问候,从早到晚用心侍奉。半夜才告退离开,鸡鸣时分便来到门口等候。始终恭顺勤勉地遵循他们的教诲,无论白天黑夜都践行不懈。

赏析

这首《周诗》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孝道践行场景。通过具体日常行为如“夕定晨省”“奉朝侍昏”“宵中告退”“鸡鸣在门”的细致描写,勾勒出孝子从早到晚精心侍奉长辈的画面,体现了孝子对长辈时刻的重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。“孳孳恭诲,夙夜是敦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孝顺不仅仅体现在行动上,还包括在品德修养上恭顺地接受长辈的教诲,并始终如一地保持勤勉。整首诗体现了魏晋时期的伦理道德观念,赞美和倡导了尽孝的美德与行为规范,情感真挚质朴,有着简洁而动人的力量,以平实的语言展现出崇高的情谊和高尚的品德风范 。

夏侯湛

西晋谯国谯人,字孝若。幼有盛才,文章宏富。美容貌,少与潘岳友善,时称连璧。为太尉掾。武帝泰始中,举贤良,对策中第,拜郎中。后补太子舍人,转尚书郎,出为野王令。惠帝立,以为散骑常侍。性豪侈,将死,遗命薄敛。曾著《魏书》,见陈寿《三国志》,便坏己书而罢。今存《夏侯常侍集》。 ► 1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