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凯歌二首 其二 劳还师歌
猃狁背天德,构乱扰邦畿。
戎车震朔野,群帅赞皇威。
将士齐心旅,感义忘其私。
积势如?弩,赴节如发机。
嚣声动山谷,金光曜素晖。
挥戟陵劲敌,武步蹈横尸。
鲸鲵皆授首,北土永清夷。
昔往冒隆暑,今来白雪霏。
征夫信勤瘁,自古咏采薇。
收荣于舍爵,燕喜在凯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猃狁(xiǎn yǔn):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,经常侵扰中原地区。
- 背天德:违背上天赋予的仁德,即背叛、作恶之意。
- 构乱:制造祸乱。
- 邦畿(jī):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区,这里代表国家领土。
- 戎车:兵车,代指军队。
- 朔野:北方的原野。
- 赞:辅助,这里有彰显之意。
- 齐心力:团结一心。
- 积势:积聚的力量。
- ?(hé)弩:张满的弓弩,形容力量蓄势待发。?,把弓拉满。
- 赴节:随着节拍行动,这里指将士们听到命令勇往直前。
- 发机:触发弩机射箭,比喻行动迅速。
- 嚣声:喧闹之声,这里指军队发出的喊杀声。
- 金光:指兵器发出的光芒。
- 曜(yào):照耀。
- 素晖:白色的光辉,可能指雪地的反光等。
- 挥戟:挥动武器。
- 陵:同“凌”,凌驾,这里有战胜之意 。
- 劲敌:强有力的敌人。
- 武步:勇猛的步伐。
- 鲸鲵(ní):这里比喻凶恶的敌人。
- 授首:指投降或被杀头。
- 清夷:清平、太平。
- 霏(fēi):飘扬,形容雪花纷飞。
- 勤瘁(cuì):辛勤劳累,疲惫不堪 。
- 舍爵:古代祭祀礼仪中的一种,这里代指受封受赏。
- 燕喜:宴饮喜乐。燕,通“宴”。
翻译
猃狁悖逆天德,制造祸乱扰乱我们的国家边境。朝廷的军队震动了北方的原野,众将领大力彰显着皇上的威严。将士们齐心协力,为了正义而忘却个人私利。积聚的力量如张满的弓弩,听到命令奔赴战场就像触发弩机般迅速。军队喊杀的声音震动了山谷,兵器的光芒闪耀在一片银白光辉之中。挥起武器战胜强劲的敌人,迈着勇猛的步伐踏过敌人的尸体。凶恶的敌人都被杀的被杀,投降的投降,北方的土地终于永远清平太平了。曾经出征时冒着酷热的暑气,如今归来时已是白雪纷纷。出征的战士们实在是辛勤劳苦,自古以来就有像《采薇》诗中那样吟唱征人辛苦的诗篇。战士们辛劳征战收获荣耀在于受封赐爵,欢乐喜悦就在凯旋而归之时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晋朝军队出征平定猃狁之乱的全过程,洋溢着胜利班师的豪迈气势。开篇先点明猃狁背德构乱的罪行,引出朝廷的出征。诗中着重描写了军队的状态,“将士齐心旅,感义忘其私”凸显了军队上下一心、舍己奉公的高尚品质;“积势如?弩,赴节如发机”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展现出军队强大的力量和行动的敏捷。对战场厮杀的描写,“挥戟陵劲敌,武步蹈横尸”十分壮烈,让人如临其境。“鲸鲵皆授首,北土永清夷”则宣告了战争的胜利,以及带给北方大地的和平。 “昔往冒隆暑,今来白雪霏”用季节的变化体现出征时间之久,“征夫信勤瘁”直接抒发了对出征战士辛劳的感慨,同时巧妙化用《采薇》典故,让这份情感更加深厚。最后“收荣于舍爵,燕喜在凯归”则从荣耀封赏和凯旋宴乐方面,给整首诗画上了圆满喜悦的句号,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胜利归来的欢乐与荣耀,是一首兼具英雄豪情与爱国情怀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