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言诗十章 其十

嗟古贤原宪。 弃背膏粱朱颜。 乐此屡空饥寒。 形陋体逸心宽。 得志一世无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原宪:字子思,孔子弟子,春秋末年鲁国人,一说宋人。他出身贫寒,个性狷介,一生安贫乐道,不肯与世俗合流。膏粱(gāo liáng):指肥美的食物。朱颜:这里指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。

翻译

哎呀,古代的贤者原宪啊, 他抛弃了富贵的生活和美貌的容颜。 乐于安于贫困,虽常常空乏饥饿寒冷。 他形貌丑陋,但身体安闲,心境宽广。 若能实现自己的志向,一生都不会有忧患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嵇康对原宪的称赞,表达了对安贫乐道精神的崇尚。诗中描绘了原宪摒弃富贵,甘愿忍受饥寒的形象,强调了他内心的宽广和自在。这种精神境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具有一定的反思和批判意义。同时,也反映了嵇康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。整首诗简洁明快,语言质朴,通过对原宪的赞美,传达了一种不为物质所困,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。

嵇康

嵇康

嵇康,字叔夜。汉族,谯国铚县(今安徽省濉溪县)人。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。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,主张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、“审贵贱而通物情”,为“竹林七贤”的精神领袖。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,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,官至曹魏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。后因得罪钟会,为其诬陷,而被司马昭处死,年仅三十九岁。 嵇康善文,工于诗,风格清峻。他注重养生。曾著《养生论》。有《嵇康集》传世。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,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。其人格魅力令他在当时亦属名士,被袁宏称为“竹林名士”之一,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。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、文化人物等多重属性,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。 ► 5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