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 · 素问 · 解精微论
注释
{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需要注释。}
翻译
{黄帝在明堂里,雷公请教说:我接受学业,传承并进行教育时依据经典论著,包括容貌体态的观察法,阴阳针灸疗法,汤药的滋养等,进行治疗有好有坏,未必能十全十美。如果先说悲哀、喜怒、燥湿、寒暑、阴阳、妇女这些方面,请教其中的原因,还有卑贱富贵、人的形体、跟从的部下、通事临事以适应道术,我恭敬地听从您的吩咐。请问有那些浅陋愚蠢问题,不在经典里的,想听听是什么情况。 黄帝说:很重要啊。 雷公请教:哭泣却没有眼泪流出,或者流出很少的眼泪,这是什么原因呢? 黄帝说:在经典中有记载。 雷公又问:不知道眼泪水从哪里产生,鼻涕又是怎么出来的。 黄帝说:你问这些,对治疗没有益处,这是医生所知道的,是由道所产生的。 心是五脏的专精,眼睛是其孔窍,面色的华丽是其荣华,所以人有道德,那么气就和谐于眼睛,有失去,忧虑就显现在面色上。所以悲哀就流泪,流泪的水是怎么产生的。水的宗主是积水,积水就是至阴,至阴就是肾的精气。宗精的水之所以不出来,是因为精气持守着它。有辅助的包裹着它,所以水不会流出。水的精气是志,火的精气是神,水火相互感应,神志都悲哀,所以眼睛中有水产生。所以有谚语说:心里悲哀叫做志悲哀,志和心的精气一起汇聚在眼睛里。所以都悲哀时神气传达到心,精气向上不传到志,而志独自悲哀,所以就流泪。流出鼻涕的是脑,脑属阴,骨髓是骨的充实,所以脑渗出来成为鼻涕。志是骨的主宰,所以水流动而鼻涕跟着流出,因为它们的运行相类似。眼泪和鼻涕,就像人的兄弟,情况紧急就都死亡,活着就都活着,它们的志因为神悲哀,所以眼泪和鼻涕都流出并且胡乱流动。人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出并且相互跟从,是属于相同类别的。 雷公说:很深刻啊。请教人哭泣却没有眼泪流出,或者眼泪很少,鼻涕也不跟着流出,这是为什么? 黄帝说:哭泣而没有眼泪流出的,是哭得不悲哀。不流泪的,是神不慈悲。神不慈悲则志不悲哀,阴阳相互相持,眼泪怎么能独自出来呢。志悲哀的人会惋惜,惋惜就冲击阴,冲击阴则志离开眼睛,志离开则神不守持精气,精神离开了眼睛,鼻涕和眼泪就出来了。而且你难道不诵读不思考那些经典说的吗,厥就会眼睛看不到。人厥了则阳气都并到上面,阴气都并到下面。阳气并到上面,则火独自光亮;阴气并到下面则脚寒冷,脚寒冷则发胀。因为一点水不能胜过五个火,所以眼睛就盲了。因此冲着风就会泪水不停地流下。那风进入眼睛里,阳气内在守持于精气,这是火气焚烧眼睛,所以见到风就流泪。有用来作比喻的,像火急风生才能下雨,就是这一类情况。}
赏析
{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哭泣时眼泪和鼻涕的产生机制以及与人体脏腑、神志等的关系。通过黄帝与雷公的对话,展现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。文中用比喻等手法来阐释复杂的道理,语言虽然较为专业和深奥,但反映了古代医学对人体奥秘的探索和认知,这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思想和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。}
无名氏的其他作品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上品 · 菜部 · 苋实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上品 · 草部 · 升麻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中品 · 木部 · 秦菽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中品 · 玉石部 · 长石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上品 · 木部 · 杜仲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上品 · 虫鱼部 · 蜂子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鸡鸣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
- 《 神农本草经 · 上品 · 草部 · 远志 》 —— [ 汉 ] 无名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