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树歌

嘉锦筵之珍树兮,错众彩之氛氲。 状瑶台之微月,点巫山之朝云。 青春兮不可逢,况蕙色之增芬。 结芳意而谁赏,怨绝世之无闻。 红荣碧艳坐看歇,素华流年不待君。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,厌桃李之缤纷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:美好。
  • 氛氲(fēn yūn):盛貌;云雾朦胧貌。
  • 瑶台:美玉砌的楼台。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。
  • 朝云: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,昼梦幸巫山之女,朝为云,暮为雨。后因以“朝云”指男女欢会。
  • 蕙色:比喻美色。蕙,香草名。
  • 昆仑:昆仑山。
  • 琪树:仙境中的玉树。

翻译

那华美的锦绣筵席上的珍贵树木啊,错杂着众多艳丽的色彩云雾迷蒙。形状如瑶台上的一弯微月,又似点染了巫山的朝云。青春啊不可再相逢,何况那如香草般美好的容颜更加芬芳。凝聚的美好情意有谁来观赏,哀怨绝世的美丽却无人知晓。红花繁盛绿叶艳丽眼睁睁看着凋谢,洁白的花儿随流年不会等待人。所以我思念昆仑山上的琪树,厌倦那桃李的缤纷多彩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如珍宝般的树,色彩绚烂,形态美好迷人。诗人将树的美与青春的不可再得、绝世的美好却无人欣赏相联系,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易逝、知音难寻的感慨和怅惘。诗中用瑶台微月、巫山朝云来形容树的形态,增添了神秘美丽的意境。结尾通过对比桃李的缤纷和对昆仑琪树的思念,进一步深化了对独特珍贵之美的追求与向往。整个诗篇语言优美,情感细腻,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。

陈子昂

陈子昂

陈子昂,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县)人,字伯玉。唐代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,慷慨任侠。24岁举进士,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,授麟台正字。后升右拾遗,直言敢谏。曾因“逆党”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。在26岁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,对边防颇有些远见。38岁(圣历元年698)时,因父老解官回乡,不久父死。居丧期间,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,加以迫害,冤死狱中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8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。 ► 12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