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水部 · 明水

释名 亦称方诸水。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。月明之夜,捕得方诸,取其壳中贮水,清明纯洁,即是方诸水。 气味 甘、寒、无毒。 主治 用以洗眼,可以去雾明目,饮此水,还有安神的作用,亦去小儿烦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释名:解释名称的由来、含义。
  • 方诸:一种大蚌(bàng)的名字。
  • 月明之夜:月亮明亮的夜晚。
  • 贮水:储存水。
  • 气味:这里指药物的味道及属性。
  • 无毒:没有毒性。
  • 去雾明目:消除眼内的一些浑浊之物,使眼睛恢复明亮清晰。
  • 安神:使心神安定。
  • 烦热:烦躁发热。

翻译

解释名称:也称作方诸水。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称。在月明的夜晚,捕获方诸,取它壳里储存的水,那水清澈纯净,这就是方诸水。 味道特性:甘甜、寒凉,没有毒性。 主治病症:用它来洗眼睛,可以消除眼内浑浊之物让眼睛明亮,饮用这种水,还具有使心神安定的作用,也能去除小孩子的烦躁发热症状 。

赏析

这段关于“明水”(方诸水)的记载,展示了《本草纲目》作为中医典籍的专业性与细致性。从释名环节准确地阐述名称来源及获取方式,能让读者清晰了解该物的出处。对气味和主治方面的记录,遵循了传统中医对药物性味与功效的认知体系,这对于古代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实践有着重要意义,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之物药用价值的探索与总结。虽然部分知识可能存在时代局限,但它承载着古人医疗智慧,是研究传统医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。

李时珍
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 ► 89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