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名
亦名羊起名、白石、石生。
气味
咸、微温、无毒。
主治
丹毒肿痒。用阳起石煅后研细,清水调搽。
滑精(元气虚寒,精滑不禁,手足常冷,大便溏泄)。用阳起石煅后研细,加钟乳粉等分,再加酒
释名
守田、水玉、地文、和姑。
气味
(根)辛、平、有毒。
主治
老人风痰。用半夏(泡七次,焙过)、硝石各半两,共研为末,加入白面捣匀,调水做成丸子,如绿豆大。每服五十丸,姜汤送下。
风痰
释名
五倍、盐肤子、盐梅子、盐坏子、木盐、天盐、叛奴盐、酸桶。
气味
(子)酸、咸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生津、降火、化痰、润肺、滋肾,消毒、止痢、收汗,治风湿眼病。盐麸子的树白皮,以水煎服能
气味
肉:甘,平有小毒。阴茎:酸,咸,温,无毒。
主治
肉:人病马痫,筋脉不能自收,周痹肌肉不仁。阴茎:男子阴痿,少精。
释名
亦名玄石、处石、铁石、吸针石。
气味
辛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耳聋。用慈石一小粒,放入病耳内。另了耳不病,只放铁沙。病耳渐愈。又方:豆大慈石一粒,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,用新丰包好塞耳内。
释名
蚩休、螫休、紫河车、重台、重楼金线、三层草、七叶一枝花、草甘遂、白甘遂。
气味
(根)苦、微寒、有毒。
主治
惊阐、疟辩护人、瘰疬、痈肿。磨醋敷痈肿蛇毒,甚有效。
气味
(叶)苦、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赤白痢。用好茶一斤炙过,捣为还想,浓煎服一、二碗。久患痢者,服此亦交。又方:赤痢用蜜水煎茶服。白痢用连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。一方:茶和醋煎,热服即止。
释名
蒿猪,山猪。
气味
肉:甘,大寒,有毒。
主治
多膏,利大肠。
附方
肚及屎:治水病,热风,鼓胀。同烧存性,空心温洒服二钱匕。用一具既消。干烧服之,治黄疸。连屎烧研,洒服,治水肿。
释名
亦名卤盐、寒石、石碱。从碱地掘取,用作硝皮。
气味
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风热赤眼,虚肿涩痛。用卤碱一升、青梅二十七个、古钱二十一文,密封于新瓶中,开水煮一顿饭时间,取出静放三天。点眼
释名
九说、天说、鬼药、解毒、爵犀、马目毒公、害母草、羞天花、术律草、枸田草、独脚莲、独荷草、山荷叶、旱荷、八角盘、唐婆镜。
气味
(根)辛、温、有毒。
主治
子死腹中(胞破不生)。用鬼臼不
释名
甘瓜、果瓜。
气味
瓜瓤:基、寒滑、有小毒。
瓜子仁:甘寒、无毒。
瓜蒂:苦、寒、有毒。
主治瓜瓤:止渴,除烦热,利小便。
瓜子仁:
口臭。用不着甜瓜子捣成末,加蜜调为丸子。每天
释名
野羊。
气味
甘,热,无毒。
主治
南人食之,肥软益人,治冷劳山岚疟痢,妇人赤白带下。疗筋骨急强,虚劳,益气,利产妇,不利时疾人。
释名
亦名须丸、血师、土朱、铁朱。
气味
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哮喘,睡卧不得。用代赭石,研末,米醋调服。宜常服用。
伤寒无汗。用代赭石、干姜,等分为末,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,然后紧握双拳
释名
亦名门冬、颠勒、颠棘、天棘、万岁藤。
气味
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肺痿咳嗽,吐涎,回燥而不渴。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、酒一斗、饴一升、紫苑四合,浓煎成丸子。每服一丸,如杏仁大。一天服
释名
寒瓜
气味
(皮)甘、凉、无毒。
主治
口舌生疮。用西瓜皮烧过,研末,放口内含噙。
闪挫腰痛。用西瓜青皮阴干,研为末,盐酒调服三钱。
食瓜过多,人感适。用瓜皮煎汤饮服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