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夏枯草
释名
夕句、乃东、燕面、铁色草。
气味
(茎、叶)苦、辛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肝虚目痛(冷泪不止,羞明畏日)。用夏枯草半两、香附子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茶汤调下。
赤白带下。夏枯草开花时,采来阴干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饭前服,米汤送下。
血崩。用夏枯草研为末,每服一小匙,米汤调下。
产后血晕,心气欲绝,用夏枯草捣烂,绞汁服一碗,极效。
打伤、刀伤。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。
汗斑白点。用夏枯草煎成浓汁,每天洗患处。
瘰疬(不论已溃未溃,或日久成漏)。用夏枯草六两,加水两杯,煎至七成,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。体虚者,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,并以膏涂患处。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、贝母、远志更好。
附方
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,用瘀消瘤,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。民间又用它来泡茶,作清凉被动暑剂。
拼音
李时珍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
► 891篇诗文
李时珍的其他作品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蠡实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石部 · 金星石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兽部 · 羊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秦艽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莽草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土部 · 粪坑底泥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番红花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茵陈蒿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