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菜部 · 蕺
释名
蕺菜、鱼腥草。
气味
(叶)辛、微温、有小毒。
主治
背疮热肿。用蕺菜捣汁涂,留孔以泄热毒。
痔疮肿痛。用鱼腥草一把,煎汤熏洗。洗后,以鱼腥草包敷患处。
疔疮作痛。用鱼腥草捣烂敷上。初敷一段时间,会感觉疼痛,须忍住,不可去药。痛后一、二日即愈。
小儿脱肛。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,然后把鱼腥草捣如泥,放芭蕉叶上,令病孩坐药,脱肛自入。
虫牙痛。用鱼腥草、花椒、菜子油等分,捣匀,加泥少许,和成小丸,如豆大。左牙痛,塞左耳,右牙痛,塞右耳;左右牙都痛时,不能同时塞两耳,须轮流换塞,否则有损听觉。
蛇虫咬伤。用鱼腥草、皱面草、槐树叶、草决明,一起捣烂敷涂。
附方
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用,是治痈肿的要药。近年临床上又用它来治大叶性肺炎、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、腹泻尿路感染等疾患,颇有疗效。
拼音
李时珍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
► 891篇诗文
李时珍的其他作品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蓑荷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狼牙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虫部 · 蝉蜕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大戟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甘蕉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鳞部 · 水蛇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禽部 · 鹗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菜部 · 香蕈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