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梦影 · 卷二 · 一百一十一

· 张潮
文人每好鄙薄富人,然于诗文之佳者,又往往以金玉、珠玑、锦绣誉之,则又何也?
拼音

所属合集

#幽梦影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鄙薄:轻视,看不起。
  • 金玉:黄金和美玉。
  • 珠玑:珠宝,珠玉。
  • 锦(jǐn)绣:色彩鲜艳,质地精美的丝织品,比喻事物的美好。

翻译

文人常常喜欢鄙视轻视富人,然而对于诗文好的,又往往用金玉、珠玑、锦绣来赞誉它,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?

赏析

这段文字以一种敏锐的观察指出了文人似乎存在的一种矛盾心态。一方面他们可能会看不起富人,体现出一种精神追求对物质财富的超脱态度;另一方面,在赞誉诗文时又使用那些代表华丽、珍贵之物来形容,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认同这种美好与珍贵。这反映出文人复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,既希望保持精神的清高,又难以抗拒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。这也引发人们对于文人的态度以及审美评判标准的思考。

张潮

清代著名的文学家、小说家、刻书家。字山来,一字心斋,号仲子,自称三在道人,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,生于清顺治八年(公元1650年),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(公元1707年)。出身门阀,父张习孔官至侍郎,张潮少年能文,与冒襄、孔云亭、陈维崧等名士有诗文往来,言论诙谐,观点精辟,处世潇洒,交友不拘,姑苏孝廉张为泉曰:“老子化胡,潮子化吾;我心斋兄,自化化人,自娱娱人。”张潮不喜八股文,苦读不第,后补官,仅至翰林院孔目。张潮著作等身,著名的作品包括《幽梦影》、《虞初新志》、《花影词》、《心斋聊复集》、《奚囊寸锦》、《心斋诗集》、《饮中八仙令》等。文章风格简单明白、内容深长,广为众人接受,其著作重视“真”,张潮认为文章要有真情真意,无论四书五经或是小品散文都同样具有价值。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,曾刻印《檀几丛书》、《昭代丛书》(山帙、水帙、花帙、鸟帙、鱼帙、酒帙、书帙、御帙、数帙)等。张潮对高阶幻方也有研究,在《心斋杂组·卷下·算法图补》曾更正程大位《算法统宗》的10x10百子图。 ► 23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