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王将军墓

· 常建
嫖姚北伐时,深入强千里。 战馀落日黄,军败鼓声死。 尝闻汉飞将,可夺单于垒。 今与山鬼邻,残兵哭辽水。
拼音

译文

在嫖姚将军率兵北伐的时候,曾经深入几千里到敌人的后方。 战前残阳照大地一片昏黄,战败后军鼓沉沉没有声响。 据说你就像那飞将军李广,身先士卒夺取了单于的营帐。 如今兵败身死与山鬼做邻居,只听那残兵的哭声回荡在辽水上。

注释

王将军:即唐朝将军王孝杰。 嫖姚:西汉名将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,讨伐匈奴。此借指王将军。北伐:指讨契丹。 强:超过。 战余:战罢。 死:此指战鼓声停歇沉寂。 汉飞将:指李广,此以飞将军李广借指曾在对外族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之王将军。 夺:攻下。垒:营垒。 与山鬼邻:是形容王将军墓的荒凉冷寂。 辽水:即今之辽河,有东、西两源,流至今铁岭市北一带合流,经盘锦市南入海。

《吊王将军墓》是唐代诗人常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这是一首哀祭诗,诗以歌颂英烈与追悼英魂交叉写来,以对王将军之死的疑信作往复,形成全诗强烈的悲剧意味与感情起伏。此诗用词虽新警刻炼,而通篇浑成苍茫。

赏析

这首诗吊王孝杰,不是泛泛下笔,而是选取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战,意在渲染王孝杰为国捐躯的悲壮,以寄寓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。诗风苍凉悲壮,是一曲挽歌,也是一首颂歌。 开篇两句,诗人以汉代名将霍去病借比王孝杰的骁勇善战。霍去病官为嫖姚校尉,曾六次率军北伐匈奴,长驱千里,一直深入到狼居胥山。诗以霍去病的战绩,借比王孝杰率军北讨契丹,深入敌后超过了千里。当然,王孝杰的战绩不如霍去病显赫,这里仅是借此映衬而已。紧接下来“战余落日黄,军败鼓声死”两句,是以高度概括凝炼的笔触,来正面描写唐军与契丹军的激战场面。“战余落日黄”是描写战斗异常激烈残酷,直杀得天昏地暗,直到战罢,落日还昏黄无光。鼓声是进军的号令,“军败鼓声死”是写唐军一直在进击,没有退缩,直至全军覆没。“鼓声死”三字,不仅透出了军败的不幸消息,而且写出了悲剧意味和悲壮气氛。接下来“尝闻汉飞将,可夺单于垒”又是一个借比,以汉飞将李广借比王孝杰的声威人品。汉名将李广爱兵如子,深受士兵拥戴。结尾“今与山鬼邻,残兵哭辽水”两句,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,表达了作者对王孝杰兵败殉国的惋惜、痛惜、哀思。 “今与山鬼邻,残兵哭辽水”,属思既苦,词亦警绝。潘岳虽云能叙悲怨,未见如此章。”《吊王将军墓》的构思,的确用心精苦,不落俗套。全诗八句,前后四句的结构大体相似,都是先有两句以他人借比,再来两句正面实写,虚实结合,不重在写过程,重在渲染悲壮氛围。在遣词造句上奇警精确,“黄”、“死”、“鬼”、“哭”几字,写出了王孝杰的含恨壮烈而死,把全诗悲壮、哀悼之情烘染无遗。作者特别善于写哭,如“坟上哭明月”(《昭君墓》)等。诗虽然写的是悲剧,却因其壮烈,而令人产生一种悲壮感、崇高感,颇得盛唐气韵。 就全诗而言,此诗并不专主刻削雕琢,更不施藻采涂饰,而是在幽僻奇警中仍寓有浑朴之气,这一点,也正反映了盛唐与中唐的区别。
常建

常建

唐代诗人,字号不详,祖籍邢州(今邢台),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,长仕宦不得意,来往山水名胜,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。后移家隐居鄂渚。大历中,曾任盱眙尉。常建的诗现存不多,其中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较为著名。 ► 5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