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兗州崔长史启

侧闻丰城戢耀,骇电之辉俄剖;沙邱跪迹,蹑云之辔载驰。然则激溜侵星,佩潜蛟于壮武;腾镳历块,骋蹀骏于咸阳。且煦辙波鳞,侧羡鳌潭之跃;触笼云翼,扃望鹏程之迅。是以齐郊夕唱,牛歌掞白石之词;汉境朝趋,车候警拂尘之思。 伏惟某公腾澜浴景,浚灵派以含珠;擢干捎云,翊孤岩而耸桂。崇基叠秀,匡霸道于周盟;茂绪联辉,赞文场于汉戚。伟龙章之秀质,腾孔雀于觿年,叶凤彩之英姿,辩蟾精于弱岁。灵台宏远,骋霄练于霜潭;册府幽深,绚朝虹于璧渚。心波湛汉,泳耀魄于黄陂;情岳干天,韬风云于嵇巘。龙津共济竞欣登御之车;芜室钦贤,必揽澄清之辔。郁文条而耀彩,藻逸潘花;蔚词锋而衒奇,光浮卫玉。然则昆溪既琢,必见山川之精。树羽已悬,行嗣云韶之响。是以佐龟阴而演化,务肃百城;翼麟壤以宣风,恩覃千里。徽猷克著,逾盛德于休徵;声绩聿宣,轶英规于恭祖。佩吕刀而邵美,已赞褰惟之游;屈庞骥而流芳,将骋仁风之驾。加以侧阶引彦,鉴鬷子之微言;倒屣延宾,辩王生之雅量。故使圆流之下,探照乘于长波;高岫之巅,剖连城于幽石。 某瓶筲小器,蟭蚊末材。环带峄桐,戢晞旸之厚德;傍邻汶筱,慕贯时之贞劲。但以容膝一邱,曲阜之瓢遽切;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担石厌于糟糠,负薪疲于裋褐。然而少奉过庭之训,长趋克已之方。弋志书林,咀风骚于七略;耘情艺圃,偃图籍于九流。洒惠渥于羊陂,屡泛文通之麦;峻曲岸于莺谷,时遗公叔之冠。虽不能纵逸韵于霜皋,唳野致九天之响;而颇亦蓄馀香于露薄,垂芬有十步之芳。而乃恧迹鲁鸿,非荆山之抵鹊;簉名韩犬,叹稽阜之横梁。 方今玉琯躔秋,金风动籁。吴宫归乙,望阴岫以依迟;素林返雁,候阳潮而低举。籯金味道之子,侔纁帛以弹冠;悄玉含毫之人,望弓旌而翘足。窃不揆于庸识,辄轻似于扬庭。所冀曲逮恩波,时流咳唾。傥能分其斗水,济濡沫之枯鳞;惠以馀光,照霜栖之寒女。得使伏枥驽蹇,希骐骥而蹀足;窜棘翩翾,排鸳鸾而刷羽。则捐躯匪吝,碎首无辞。虽复投报杨金,君子以之贻戒;效诚魏草,小人之所怀恩。轻渎威严,深惧履尾。载尘听览,迫甚蹈冰。谨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兗州:古州名。
  • 崔长史:人名。
  • 戢(jí)耀:收敛光芒。
  • 骇电:令人惊骇的闪电。
  • 辔(pèi):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。
  • 煦辙:即涸辙,比喻穷困的处境。
  • 掞(yàn):舒张、铺陈。
  • 觿(xī)年:童年。
  • 蟾精:月之精华。
  • 黄陂(pí):地名。
  • 嵇巘(yǎn):山名。
  • 昆溪:指昆吾之溪,以产玉著称。
  • 树羽:古代帝王丧葬时用鸟羽装饰棺盖。
  • 龟阴:古地名。
  • 徽猷(yóu):美善之道。
  • 鬷(zōng):古代一种釜。
  • 屣(xǐ):鞋。
  • 瓶筲(shāo):瓶和竹器,比喻才学微薄。
  • 蟭(jiāo)蚊:一种小昆虫。
  • 峄(yì)桐:峄山所产的桐木。
  • 晞(xī)旸(yáng):早晨的太阳。
  • 汶筱(xiǎo):汶水边上的竹子。
  • 克已:约束自我。
  • 弋(yì):射猎。
  • 七略: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。
  • :这里指代人才。
  • 公叔之冠:借指礼贤下士。
  • 玉琯(guǎn):玉制的律管。
  • 躔(chán):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。
  • 抵鹊:用玉石等珍宝来投掷鸟鹊。
  • 簉(zào):副的,附属的。
  • 侔(móu):等同。
  • 纁(xūn)帛:浅绛色的帛。
  • 弹冠:整洁衣冠,后多以比喻将出仕。
  • 悄玉:指笔。

翻译

我听说丰城宝剑收敛光芒,那令人惊骇的闪电般光辉很快被剖析;沙邱上有拜跪的痕迹,那如同驾云的马辔快速奔驰。这样一来,那急流侵犯星辰,在雄壮威武的情境中潜藏蛟龙;骏马飞腾跨越,在咸阳展现飞快的速度。而且那在涸辙中的鱼也羡慕鳌在潭中的跳跃;那触笼的云翼,也渴望如鹏般迅速的飞翔。因此在齐国郊外晚上歌唱,牛歌中铺陈着如白石般美好的词句;在汉境中早晨赶路,车候警示着拂去尘埃的念想。

唯有某公如波澜沐浴阳光,开发灵秀之源而包含珠光;提拔树干高耸入云,辅佐孤岩而使桂树耸立。高大的基础层层叠秀,在周盟中匡正霸道;繁茂的绪业光辉相连,在文场中为汉戚增辉。伟大如龙章般的美好气质,在童年时就像孔雀般闪耀,如凤彩般的英姿,在少年时就辨别月之精华的奇特。心灵如波澜般深远,在霜潭中驰骋如霄练;书籍府库幽深,在璧渚上绚丽如朝虹。内心的波浪澄澈如水之滨,在黄陂中闪耀如月光;情感如高山直入云天,在嵇巘中蕴含风云。在龙津共同渡过必然欣喜地登上御车;在芜室中钦佩贤才,必然会去抓取那使水澄清的缰绳。文采斐然而闪耀着光彩,如潘花般华美;词锋壮丽而奇特炫丽,如卫玉般光彩照人。既然昆溪已经雕琢,必然能见到山川的精华。棺盖上已悬挂树羽,必然继承那云韶的声响。因此辅佐龟阴而演化,务必整肃百城;辅助麟壤

赏析

这篇文章用典丰富,文采斐然。通过大量华丽的词汇和丰富的典故来赞誉崔长史的才华、品德和功绩,如以丰城宝剑、沙邱等典故暗示其非凡之处。同时也通过自我描述,如用“瓶筲小器,蟭蚊末材”来表达自己的谦卑,相比之下突出崔长史的卓越。文章整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和对崔长史的敬仰与尊崇之情,体现出骆宾王出众的文学才华和高超的写作技巧。

骆宾王

骆宾王

骆宾王,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中国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唐龙朔初年,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。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。唐高宗仪凤四年(679年),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。曾经被人诬陷入狱,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,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。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年),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,他作为秘书,起草了著名的《讨武瞾檄文》。 ► 13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