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晏帖

知彼清晏岁丰,又所出有无,乡故是名处,且山川形势乃尔,何可以不游目。
拼音

译文

得知您那里清平安乐,年成很好,又得知当地之物产状况。蜀地一直是著名胜地,而且山川形势又是那样奇特,怎么可以不去游览观赏呢。

注释

清晏:清平安宁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锺会传》:“拓平西夏,方隅清晏。” 所出有无:所出产的东西。有无,偏义词。重在有。

此致周抚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清晏:清明安宁。(晏:yàn)
  • 岁丰:年成丰收。
  • 所出有无:出产的物品的多少情况。
  • 乡故:故乡,家乡。
  • 乃尔:如此,这样。

翻译

知道那里清明安宁,年岁丰收,并且了解那里出产物品的多少情况。故乡本就是著名的地方,而且那里的山川形势也是如此这般,怎么可以不纵目观赏呢?

赏析

这首短短几行字的《清晏帖》,体现了王羲之对故乡的关注和对山川美景的向往。文中提到故乡清晏岁丰,物产情况良好,接着强调故乡作为著名之地,其山川形势别具魅力,从而引发了要去纵目游览的想法。文字简洁明快,却蕴含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表现出王羲之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

王羲之

王羲之

王羲之,东晋书法家,字逸少,号澹斋,汉族,原籍山东琅琊(今山东临沂),后迁居会稽(绍兴),写下《兰亭集序》,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,中国东晋书法家,有书圣之称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。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,人称“王右军”、“王会稽”。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,世人合称为“二王”。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。东晋升平五年卒,葬于金庭瀑布山(又称紫藤山),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,遗址犹存。 ► 9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