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木部 · 阿魏
释名
阿虞、薰渠、哈昔尼。
气味
辛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疝疼痛(败精恶血,结在阴囊,并非一般的偏坠)用阿魏二两,裹在醋和荞麦面作成的饼中,火上煨熟;另用大槟榔二枚,钻孔,乳行填满,也裹在荞面中煨熟;另用硇砂末一钱,赤芍药一两,各药一起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饭前服,酒送下。
脾积结块,用鸡蛋五个、职权魏五分、黄蜡一两,同煎化,分十次空心服,水送下。诸物不忌,腹痛无妨。十日后大便下血即愈。
腹内一般痞块。用阿魏五钱、五灵脂(炒令烟尽)五钱,共研为末,调狗胆汁和成丸子,如黍米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服唾液送下。忌羊肉醋面。
疟疾寒热。用阿魏、胭脂各一块、如豆大,研匀,调蒜膏敷虎口上。又方:用阿魏、丹砂各一两,共研为末,加米糊和成丸子,如皂角子大。每服一丸,空心服,参汤送下。
牙齿虫痛。用阿魏、臭黄,等分为末,加糊做成丸子,如绿豆在。每取一丸,棉裹纳入齿痛一侧的耳中,有效。
拼音
李时珍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
► 891篇诗文
李时珍的其他作品
- 《 本草纲目 · 石部 · 杓上砂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使君子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人部 · 溺白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谷部 · 玉蜀黍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介部 · 蛤蜊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鳞部 · 鳢鱼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荜茇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兽部 · 黄鼠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