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木部 · 沉香

释名 沉水香、蜜香。木之心节置水则沉,故名沉水,亦曰水沉。半沉者为栈香,不沉者为黄熟香。南越志言交洲人称为蜜香,谓其气如蜜脾也。梵书名阿迦卢香。 气味 辛、微温、无毒。 主治 风水毒肿,去恶气。主心腹痛,霍乱中恶,邪鬼疰气,清人神,并宜酒煮服之。治上热下寒,气逆喘急,大肠虚闭,小便气淋,男子精冷。 附方 诸虚寒热,冷痰虚热,冷香汤;用沉香,附子(炮)等分,水一盏,煎七分,露一夜,空心温服。 胃冷久呃;沉香,紫苏,白豆蔻各一钱,为末。每柿蒂汤服五七分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沉香(chén xiāng):一种名贵的香料和药材。
  • 栈香:沉香的一种,品质较沉香次。
  • 黄熟香:沉香的一种,品质相对较差。
  • 交洲:古地名,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。
  • 蜜脾:蜜蜂营造的酿蜜的巢房,比喻香气如蜜般浓郁。
  • 梵书:印度古代的宗教文献。
  • 阿迦卢香:梵语中沉香的名称。
  • 风水毒肿:中医病症名,因风邪水湿毒气而引起的浮肿。
  • 恶气:指病邪或人体内部的不良气息。
  • 中恶:中医病症名,指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。
  • 邪鬼疰气:中医认为由邪气、鬼魅所致的病症。
  • (è):打嗝。

翻译

沉香还有沉水香、蜜香这些名字。沉香木的中心部分放到水里会沉下去,所以叫沉水,也叫水沉。半沉的是栈香,不沉的是黄熟香。《南越志》里说交洲人把它称作蜜香,是说它的气味像蜜脾一样。梵书里把它叫做阿迦卢香。

沉香的气味是辛味,性微温,没有毒。它可以治疗风水毒肿,去除恶气。主要治疗心腹痛,霍乱中恶,邪鬼疰气,能使人心神清爽,这些都适合用酒煮后服用。它还能治疗上热下寒,气逆喘急,大肠虚闭,小便气淋,男子精冷等病症。

有几个附方:各种虚寒发热、冷痰虚热,可以用冷香汤;用沉香和炮附子等量,用水一盏,煎到七分,露天放置一夜,清晨空腹时温热服用。胃冷长期打嗝,可以用沉香、紫苏、白豆蔻各一钱,研成末。每次用柿蒂汤送服五分到七分。

赏析

这段文字主要是对沉香的介绍,包括其名称的由来、气味、主治病症以及一些附方。从文中可以看出,沉香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,被认为具有多种治疗功效。作者通过详细的描述,让人们对沉香的特性和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语言表达上,文字简洁明了,准确地传达了相关信息,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医药学的丰富内涵和实践经验。

李时珍
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 ► 89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