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牡丹
释名
鼠姑、鹿韭、百两金、木芍药、花王。
气味
(根皮)辛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疝气(觉气胀不能动)。用牡丹皮、防风,等分为末,每服二钱,酒送下。
妇女恶血(血往上冲,脸红易怒)。用牡丹皮半两、干漆(烧至烟尽)半两,加水二杯,煎成一杯服下。
伤损瘀血。用牡丹皮二两、虻虫二十一个(熬过),同捣碎。每天早晨服一匙,温酒送下。
刀伤后内出血。用牡丹皮研细,水冲服少许。瘀血自尿中排出。
下部生疮(已破口)。取牡丹末一匙煎服。一天三次。
附方
牡丹的功用。在于清热凉血,活血散瘀,能治心、肾、肝等经的伏火(阴火,相火)。治伏火,许多人多用黄蘖;其实,牡丹更胜于黄蘖。李时珍指出:牡丹只取红、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,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“气味不纯,不可用”红花者偏于利,白花者偏于补。
拼音
李时珍
李时珍(1518~1593),字东璧,晚年自号濒湖山人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与“医圣”万密斋齐名,古有“万密斋的方,李时珍的药”之说。
► 891篇诗文
李时珍的其他作品
- 《 本草纲目 · 木部 · 枫香脂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兽部 · 熊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莨菪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蜀羊泉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土部 · 土墼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草部 · 仙茅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火部 · 芦火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
- 《 本草纲目 · 鳞部 · 鳗鲡鱼 》 —— [ 明 ] 李时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