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谷二十六咏 其十二 井泉

· 朱熹
山高泽气通,石窦飞灵液。 默料谷中云,多应从此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石窦(dòu):石穴。

翻译

山很高,地气通畅,石穴中飞溅出清澈的泉水。暗暗推测山谷中的云气,大多应该是从这里产生的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山高泉涌的景象,并由此联想到谷中云气的生成。诗的前两句写高山之上,地气通畅,石穴中泉水飞涌,展现出一种灵动的生命力。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推测,认为谷中的云气大多从此泉中产生,富有想象力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清新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。

朱熹

朱熹

朱熹,字元晦、一字仲晦,号晦庵、晦翁、考亭先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。19岁进士及第,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,仕至宝文阁待制。为政期间,申敕令、惩奸吏、治绩显赫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 ► 147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