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中作四截句(其二)

黄金华发两飘萧,六九童心尚未消。 叱起海红帘底月,四厢花影怒于潮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禅

这首“梦中作”,前二句写的与《猛忆》的意思相近,但表达得更直遂,更遒劲,体现了诗人人到中年,虽功业未就而其志弥坚的雄心。“叱起”二句:清代女诗人王采薇有“四山花影下如潮”的诗句,这两句由此脱胎而出,意思是说,自己要像“叱起帘底月”一样,唤醒沉睡的国人,让觉醒奋起的人像月下的花影如潮涌现。海红:大红色。这二句色泽秾丽,境界雄奇,诗人借助于“海红帘底月”和“花影怒于潮”的鲜明形象,表达了他志在唤醒国人,扭转乾坤,重造天地的“六九童心”。“帘底月”竟然可以“叱起”,“花影下如潮”,一“怒”字,一“叱”一“怒”,笔力千钧,色彩浓重,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变革世界的伟大气魄、坚定信念和强烈愿望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华发:花白的头发。
  • 飘萧:飘动、潇洒。

翻译

我头发已花白,黄金一般的岁月也已飘然而去,可我这六九之龄仍有颗童心未泯。大声呵斥唤起在红色帘子底下的月亮,四周花丛的影子好像愤怒的潮水一般。

赏析

这首诗短小精悍而富有意趣。诗中描绘了诗人尽管已至暮年,华发渐生,但心中的童心依然未减,凸显其非凡的精神气质。“叱起海红帘底月”一句,充满奇思妙想,生动而富有动态感,仿佛那月亮都能被吆喝起来。最后“四厢花影怒于潮”更是以新奇的想象,将花影比作怒潮,展现出一种蓬勃热烈的意境,让整首诗极具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龚自珍

龚自珍

龚自珍,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27岁中举人,38岁中进士。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。主张革除弊政,抵制外国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。48岁辞官南归,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。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,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,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诗词近800首,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15首。 ► 72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