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申末伏与立秋同日

· 韩琦
末伏居尝极蕴隆,今辰俄与立秋同。 虽馀暴虐难禁暑,奈有萧骚已至风。 冰出魏台犹示贵,扇思班箧欲收功。 从兹渐入清凉境,林嘒寒蝉露暧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戊申:为干支之一。
  • 末伏: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,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。
  • 蕴隆:暑气郁结而隆盛。
  • 萧骚: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
  • 魏台:指铜雀台。
  • 班箧:指汉班婕妤的书箧。
  • (huì):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。
  • (ài):昏暗不明的样子。

翻译

末伏的时候平常极为暑气炽热,今天早晨突然就和立秋在同一天了。虽然还有残余的酷热难以阻挡暑气,奈何已经有了萧瑟的风悄然吹来。冰块出现在铜雀台还显示着珍贵,想到班婕妤的书箧就想要收起扇子。从此逐渐进入清凉的境地,树林中小蝉清脆鸣叫,露水在空中显得昏暗不明。

赏析

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末伏与立秋同日时的情景和变化。诗人通过“末伏居尝极蕴隆”表现出末伏时的暑热难耐,而“今辰俄与立秋同”则传达出时间变化的突然。“虽馀暴虐难禁暑,奈有萧骚已至风”既写出了酷热的持续,又点出了已有凉风开始出现。用“冰出魏台犹示贵”来强调夏季冰块的珍贵,以及“扇思班箧欲收功”表明随着天气变化要收起扇子,体现季节的转换。最后“从兹渐入清凉境,林嘒寒蝉露暧空”描绘出逐渐走向清凉,以及蝉鸣和露水所营造出的特有氛围。整首诗细腻地展现了季节变化之际的独特景象和人们的感受。

韩琦

韩琦

宋相州安阳人,字稚圭,号赣叟。仁宗天圣五年进士。累迁右司谏,疏罢王随、陈尧佐、韩亿、石中立等四人。益、利岁饥,为体量安抚使,缓赋调、逐贪吏、汰冗役,活饥民九十万。宝元间进枢密直学士、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,与范仲淹久在兵间,名重一时,天下称韩范。后召为枢密副使,与范仲淹、富弼同时登用。庆历新政败,出知扬州,徙郓州、定州。嘉祐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时仁宗有疾,琦力请立皇嗣。英宗即位,拜右仆射,封魏国公。英宗病重,又力请建储。神宗立,拜司空兼侍中,寻改判永兴军、相州等地。卒谥忠献。有《安阳集》。 ► 74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