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食车螯
累累盘中蛤,来自海之涯。
坐客初未识,食之先叹嗟。
五代昔乖隔,九州如剖瓜。
东南限淮海,邈不通夷华。
于时北州人,饮食陋莫加。
鸡豚为异味,贵贱无等差。
自从圣人出,天下为一家。
南产错交广,西珍富邛巴。
水载每连舳,陆输动盈车。
溪潜细毛发,海怪雄须牙。
岂惟贵公侯,闾巷饱鱼虾。
此蛤今始至,其来何晚邪。
螯蛾闻二名,久见南人誇。
璀璨壳如玉,斑斓点生花。
含浆不肯吐,得火遽已呀。
共食惟恐后,争先屡成哗。
但喜美无厌,岂思来甚遐。
多惭海上翁,辛苦斲泥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车螯(chē áo):亦作“车熬”,蛤的一种。
- 乖隔:分离,阻隔。
- 剖瓜:分割。
- 夷华:夷狄与华夏的并称,这里指边远地区与中原地区。
- 连舳(lián zhú):形容船只连在一起。
- 闾巷(lǘ xiàng):里巷,泛指乡里民间。
翻译
盘中堆积的车螯,是来自海边遥远的地方。在座的客人起初都不认识,吃了之后先是惊叹感慨。五代时曾经相互隔绝乖离,九州如同被分割成瓜一样。东南以淮海为界限,遥远得不能与边远和中原相通。那个时候北方州郡的人,饮食简陋到了极点。鸡和猪就算是奇特的异味了,不论贵贱都没有差别。自从圣人出现后,天下成为了一家。南方的物产交错于交州、广州,西边的珍宝在邛州、巴州很丰富。水里运送常常船只相连,陆地上运输动不动就装满车子。溪水里潜藏着纤细如毛发的东西,海里的怪物有着雄奇的须牙。哪里只是达官贵人能享受到,就连里巷的百姓也能饱食鱼虾。这种车螯今天才来到,它来得怎么这么晚啊。听说它有两个名字螯蛾,早就见到南方人夸赞它。它璀璨的壳如同美玉,斑斓的斑点好像生出花朵。含着浆汁不肯吐出,遇到火就急忙张开了口。一起吃都只怕落后,争先恐后屡次发出喧哗声。只是欣喜它的美味而没有厌烦,哪里想到它来自那么遥远的地方。很惭愧那些海上的老翁,辛苦地挖掘泥沙。
赏析
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车螯这种海鲜初次被人们认识和享用的情景。欧阳修通过描述五代时的隔绝与当下天下一家、物产流通丰富相对比,突出了现在人们能够享受各地珍宝的幸运。对车螯的外观、口感、人们争食的场景的描写十分细致且充满趣味,展现了人们对这种新奇美味的喜爱。同时也表达了对获取车螯的辛苦劳作的人的感激之情。整体语言平实而富有表现力,生动地刻画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与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