啼鸟
提葫芦,提葫芦,不用沽美酒。宫壶日赐新拨醅,老病足以扶衰朽。
百舌子,百舌子,莫道泥滑滑。宫花正好愁雨来,暖日方催花乱发。
苑树千重绿暗春,珍禽綵羽自成群。花开祗惯迎黄屋,鸟语初惊见外人。
千声百啭忽飞去,枝上自落红纷纷。画帘阴阴隔宫烛,禁漏杳杳深千门。
可怜枕上五更听,不似滁州山里闻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提葫芦:像声词,鸟叫声,亦指鸟名。
- 沽(gū):买。
- 宫壶:指宫廷的酒器。
- 拨醅(pēi):新酿的酒。
- 百舌子:鸟名,能模仿百鸟之声。
- 泥滑滑:鸟鸣声。
翻译
听那提葫芦,提葫芦的鸟叫声,用不着去买美酒。宫廷每天赐予新酿的美酒,我这年老多病之身足以借此缓解衰朽。
百舌子啊,百舌子,不要说这路泥滑滑。宫廷的花朵正愁着雨的降临,温暖的日子正催促着花儿杂乱地开放。
宫苑里的树木重重叠叠,绿色使春天变得暗淡,珍贵的禽鸟彩色的羽毛自成一群。花儿盛开只是习惯了迎接皇帝的到来,鸟儿最初惊异地看到了外人。
鸟儿千声百啭忽然飞走了,树枝上自然地落下纷纷红花。画帘的阴影隔开了宫廷的蜡烛,宫中的更漏声杳杳地传向深深的千重宫门。
可怜我在枕上五更时分听到这些,不像在滁州的山里所听到的那样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受。诗中通过对啼鸟、宫花、苑树、珍禽等的描写,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神秘。同时,作者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某种感慨。
诗的开头,以提葫芦的鸟叫声引入,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,但随后又提到宫壶日赐新拨醅,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特殊待遇。接着,诗中描写了百舌子的叫声以及宫花的情况,进一步烘托出宫廷的氛围。而“苑树千重绿暗春,珍禽綵羽自成群”则生动地描绘了宫苑的美景和珍禽的自在。“花开祗惯迎黄屋,鸟语初惊见外人”这句话,既写出了花与宫廷的关系,又表现了外人进入宫廷时鸟儿的反应,从侧面反映了宫廷的庄严与神秘。诗的后半部分,通过描写鸟儿的飞走和落花的情景,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。最后,作者说在宫廷中听到的啼鸟声不如在滁州山里听到的,表达了他对自然、朴实生活的怀念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表达,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