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莒子台

· 穆脩
莒国丘垄在,莒台荆棘深。 凭高一极目,怀古重伤心。 平楚苍烟暝,遇风白日沈。 谁论客怀抱,灌木自悲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莒(jǔ)国:周朝诸侯国。
  • 丘垄:坟墓。
  • 极目:用尽目力远望。
  • 平楚:谓从高处远望,丛林树梢齐平。
  • :同“沉”。

翻译

莒国的坟墓还在,莒子台已是荆棘深深。登上高处极目远眺,怀念古迹心中格外伤痛。平展的丛林在暮烟中显得昏暗,遇到风来白日也已西沉。谁来谈论客居之人的心怀,那些灌木自顾自地悲叹沉吟。

赏析

这首诗通过描绘莒子台的荒芜景象,如荆棘丛生、暮烟笼罩和平楚昏暗等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沧桑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怀古伤今的情绪。诗人登高望远,面对古迹,内心的忧伤自然流露,而最后以灌木的悲吟来烘托自身的心怀,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意境。整体意境沉郁,情感真挚。

穆脩

穆脩,字伯长,郓州汶阳(今山东汶上)人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一○○九)赐进士出身,调泰州司理参军,一说海州(《东都事略》卷一一三)。又贬池州。后官颍州文学参军,徙蔡州。仁宗明道元年卒,年五十四(《苏学士文集》卷一五)。曾倡异古文,并从陈抟受易数学,为宋理学之先导。有《河南穆公集》三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二有传。 穆脩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述古堂影宋抄本《河南穆公集》为底本。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(简称李本,藏北京大学图书馆)、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(简称盛本、藏北京大学图书馆)、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(简称许本,载《枕碧楼丛书》)、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(简称张本)、《宋百家诗存》本,有关异文也予出校。 ► 5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