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郊园雨霁

· 赵湘
郊园春已暮,霁色射疏篱。 地静苔过竹,沙清树入池。 野人来尽日,山鸟话多时。 偶傍松窗立,微风动七丝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三月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暮春:春季的末尾阶段,农历三月左右,此时春天快要结束 。
  • 霁色:(jì sè)雨后转晴的天色。
  • 疏篱:稀疏的篱笆。
  • :苔藓。
  • 野人:村野之人,这里指没有官职的普通人。
  • 七丝:指七弦琴,古代的一种弦乐器。

翻译

郊外的园林中春天已经临近尾声,雨后初晴的阳光投射在稀疏的篱笆上。地面十分安静,苔藓已经悄悄蔓延到了竹子旁边,澄澈的沙地和树木的影子映入池塘。村野之人来了之后便在这里消磨了一整天的时光,山中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了很久。偶然间靠着松树旁的窗户站立,微风轻轻拂来,吹动了七弦琴的琴弦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暮春郊园雨后景致。首联点明时间是暮春,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疏篱 ,一种清新而又略带迟暮的氛围扑面而来。颔联中,“地静苔过竹,沙清树入池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郊园的静态之美,静谧环境下苔藓生长、树影入池的画面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中蕴含的生命律动 。颈联“野人来尽日,山鸟话多时”则加入动态元素,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,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。尾联“偶傍松窗立,微风动七丝”,诗人偶立松窗,微风拂动琴弦,以动衬静,将整首诗的清幽意境推向高潮,也暗示出诗人在这清幽之境中内心的宁静与悠然,整首诗情景交融,绘景如画,令人沉醉。

赵湘

赵湘

宋衢州西安人,字叔灵。太宗淳化三年进士。尝为庐江尉。工诗、古文。有《南阳集》。 ► 12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