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饮瞻园次韵答樊山
注释
- 翠槐:翠绿的槐树。
- 啁啾(zhōu jiū):形容鸟叫声。
- 悦微醉:因微微沉醉而愉悦。
- 阅年代:历经岁月,有见证时代变迁之意。
- 诸葛菜:一种野菜,也叫二月兰。
- 君平:西汉严遵的字,卖卜于成都市,每日只接待数名顾客,得百钱足以自养,即闭肆下帘而授《老子》 。这里“下帘非君平”表示自己并非像君平那样隐居卖卜。
- 朱亥:战国时魏国人,市井屠夫,有勇有谋。“隐市疑朱亥”意思是怀疑像朱亥那样隐居市井。
- 挂碍:心里的牵挂和障碍。
- 嘬(zuō):聚缩嘴唇而吸取。这里“寒光不可嘬”形容案头的冰雪美景不能让人像吸取东西那样完全领略。
- 兀对:独自面对。
- 湔濯(jiān zhuó):洗涤,这里指内心得到洗涤之感。
- 暧暧(ài ài):昏暗、模糊的样子。形容草树在夜色中的朦胧之态。
- 杖婆娑:拄着拐杖徘徊、走动。“婆娑”有盘旋舞动、徘徊之意。
- 兴阑:兴尽,兴趣消失。
- 牢丸:古代的一种食品,一般认为是类似包子、汤团之类的食物。
- 角名理:角,较量;名理,事物的规律、道理。“角名理”即辩论事物的道理。
- 乳酥:奶制品,乳饼。
- 新焙:新烘焙的茶。
翻译
门前有两棵翠绿的槐树,清晨鸟儿仿佛在这聚会欢唱。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在窗榻边奏响韵律,我独自坐着,微微沉醉满心欢喜。时而夹杂着车马喧闹之声,出门倚靠探寻岁月的痕迹。连着好几日大雪压在房檐之上,街头传来叫卖诸葛菜的声音。放下门帘,我并非像严君平那样隐居卖卜;藏身于市井之间,又好似朱亥一般隐于此处。只要能来瞻园游览一番,便能消除我心中的烦恼牵挂。书案之上犹如堆满冰清玉洁之物,那寒冷的光芒似乎无法尽情汲取欣赏。独自面对这一切,连呼吸都仿佛变了,内心这般被洗涤真是畅快不已。我低声吟着诗沿墙漫步,真想掏出肺腑晾晒一番。池边的亭台沐浴着月光,草丛树木在夜色中朦胧又模糊。我拄着拐杖在石径上徘徊,这般美好的夜色真不知该请谁来入画。空中传来桨橹划动的声音,飞过的雁阵更是惹人喜爱。等到游玩兴味消散,便坐下来对着酒杯碗筷,锅里正煮着美味的牢丸。馋得口水都快流一尺长了,在灯光下坐在席上紧靠着。吃饱之后热烈地辩论各种道理,搭配着乳酥和新烘的香茶。这座园子的主人是当今世上的豪杰,他就算再咏叹梅花也无妨啊。
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瞻园的所见所闻所感。开篇描绘门前翠槐下晨鸟欢唱的清幽画面,以声音衬托环境的静谧,让独处之人沉醉其中。“时杂车马喧,出倚阅年代”则将外界的喧嚣与历史的沧桑引入,增添了复杂的时空感。诗中用“君平”“朱亥”的典故,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心境与生活状态。对雪景、园中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,雪压檐、池亭蟾辉、草树暧暧 、石径杖行等画面,构建出一种朦胧、清幽且充满诗意的氛围。“空中桨橹声,雁阵尤可爱”动静结合,使画面更加灵动。在生活场景的描绘上,从对牢丸的垂涎到饱后角名理、品乳酥新焙,充满生活情趣,展现出雅俗共赏的生活状态。最后称赞主人为当世豪,又提到咏梅,暗示园主高雅的情操。整首诗交织着自然之美、生活之乐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思绪,展现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韵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