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梁岭禹庙

古今陈迹几兴亡,闽岭何因祀夏王。 莫是当年平水日,曾驱鱼鳖渡渔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渔梁:一种捕鱼设施。

(sì):祭祀。

平水:指大禹治水。

翻译

古往今来的遗迹经历了多少次的兴起与衰亡,闽岭这里究竟是因为什么要祭祀夏王大禹。莫非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,曾经驱使鱼鳖渡过那渔梁。

赏析

这首诗围绕着渔梁岭上的禹庙展开。首句感慨古今陈迹经历诸多兴亡变化,引发思考,次句提出疑问为什么在闽岭祭祀夏王。最后两句进行猜测,也许是与大禹当年治水的事迹有关,突出了大禹的功绩和人们对他的纪念。诗虽简短,却以简洁的语言探讨历史、古迹与传说之间的关联,富有韵味和思索空间。

胡仲参

胡仲参,字希道,清源(今福建泉州)人。仲弓弟。生平不见记载,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(当为太学)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诗游士大夫间,游踪颇广,与冯去非等有交。诗集已佚,仅《南宋六十家小集》存《竹庄小稿》一卷(亦收《两宋名贤小集》)。 胡仲参诗,以汲古阁影宋抄《南宋六十家小集》本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 ► 7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