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传 · 齐桓公伐楚
译文
注释
- 齐侯:指齐桓公。
- 楚子:指楚成王。
- 蔡:国名。
- 溃:溃败,被打败。
- 涉:进入,到。
- 召康公:周朝太保。
- 太公:即太公望吕尚,齐国始祖。
- 五侯九伯:泛指天下诸侯。
- 履:指可以征伐的范围。
- 穆陵:地名。
- 无棣:地名。
- 包茅:成捆的菁茅草。
- 共:同“供”。
- 缩酒: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。
- 昭王:周昭王。
- 陉(xíng):山名。
- 屈完:楚国大夫。
- 次:军队临时驻扎。
- 陈:同“阵”,排列阵势。
- 徼福:求福。
- 敝邑:对自己国家的谦称。
- 社稷:国家。
- 绥:安抚。
- 方城:山名。
翻译
鲁僖公四年的春天,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,蔡国溃败,接着就去进攻楚国。楚成王派使者对诸侯军队说:“您住在北方,我住在南方,即使是马牛走失了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。没想到您竟然进入了我们楚国的领地,这是什么缘故呢?”管仲回答说:“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太公说:‘五侯九伯,你都有权征讨他们,来辅佐周王室。’赐给我们先君征伐的范围:东边到大海,西边到黄河,南边到穆陵,北边到无棣。你们楚国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,天子祭祀用品缺乏,不能缩酒,为此特来征讨;昭王南巡到汉水却没有回去,对此我要责问。”使者回答说:“贡品没有交纳,这是我们国君的罪过,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?昭王没有回去,您还是到水边去问一问吧。”
诸侯军队继续前进,驻扎在陉地。
夏天,楚成王派屈完到诸侯军队中。诸侯军队后撤,驻扎在召陵。齐桓公把诸侯的军队排列成阵势,然后和屈完同乘一辆车观看。齐桓公说:“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?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。跟我们和好吧,怎么样?”屈完回答说:“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敝国国家求福,降尊接纳我们国君,这正是我们国君的愿望。”齐桓公说:“我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,谁能够抵挡!我用这样的军队攻城,什么城池攻不破!”屈完回答说:“您如果用仁德来安抚诸侯,哪个诸侯会不服从?您如果凭借武力,我们楚国就以方城当作城墙,以汉水当作护城河,您的军队虽然众多,恐怕也没有什么用!”
屈完和诸侯订立了盟约。
赏析
这段文字记载了齐桓公率诸侯联军伐楚的历史事件,展现了双方的外交折冲和言辞较量。文章通过管仲与楚子使者、齐桓公与屈完的对话,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谋略。齐桓公以势压人,强调自己军力强大,而管仲则列举理由表明伐楚的正当性。楚使及屈完不卑不亢,既承认部分过错又据理力争,维护了楚国的尊严。这段记载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外交手段。其中的言辞往来既有强权与智慧的碰撞,也体现了当时外交辞令的特点和作用。

左丘明
左丘明的其他作品
- 《 左传 · 定公 · 定公十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庄公 · 庄公五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成公 · 成公十二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郑伯克段于鄢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定公 · 定公十三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吴许越成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哀公 · 哀公十一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
- 《 左传 · 成公 · 成公六年 》 —— [ 周 ] 左丘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