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

· 苏轼
回风落景,散乱东墙疏竹影。满坐清微,入袖寒泉不湿衣。 梦回酒醒,百尺飞澜鸣碧井。雪洒冰麾,散落佳人白玉肌。
拼音

注释

减字木兰花:词牌名。《木兰花》原为唐教坊曲,《金奁集》入「林钟商调」。《花间集》所录三首各不相同,兹以韦端己《木兰花·独上小楼春欲暮》词为准。五十五字,前后阕各三仄韵,不同部换叶。《尊前集》所录皆五十六字体,北宋以后多遵用之。《乐章集》及《张子野词》并入「林钟商」。其名《木兰花令》者,《乐章集》入「仙吕调」,前后阕各三仄韵(平仄句式与《玉楼春》全同,但《乐章集》以《玉楼春》入「大石调」,似又有区别)。别有《减字木兰花》,《张子野词》入「林钟商」,《乐章集》入「仙吕调」。四十四字,前后阕第一、三句各减三字,改为平仄韵互换格,每阕两仄韵、两平韵。又有《偷声木兰花》,入「仙吕调」。五十字,前后阕第三句各减三字,平仄韵互换与《减字木兰花》相同。宋教坊复演为《木兰花慢》,《乐章集》入「南吕调」,百一字,前阕五平韵,后阕七平韵。兹陈五格,以见一曲演化之由,他可类推。《减字木兰花》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,句句用韵,仄韵与平韵交互,每两句为一意群,词意转折,适于各种题材,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。《梅苑》李子正词名《减兰》。徐介轩词名《木兰香》。《高丽史·乐志》名《天下乐令》。 题注:傅注本、明吴讷钞本、《苏长公二妙集》本、茅维《苏集》本、《东坡外集》、毛本俱未收,唯见元延祐本《东坡乐府·卷上》。 无咎:龙榆生笺引《东坡诗集》施注:「晁无咎名补之,济州钜野人。年十七,从父官新城,後通判扬州。东坡来为守,无咎以诗相迎。坡和陶靖节《饮酒》诗,其一篇为无咎作,有『晁子天麒麟,结交及未仕』之句。章子厚当国,由著作郎出守齐州。徽宗立,还为郎。党论再起,出守泗州。忘情仕进,葺归来园,自号归来子。出籍,知达州,改泗州。卒年五十八。无咎文章温润典缛,其凌厉奇卓,出于天成,与黄、张、秦并驱联镳,世号『元祐四学士』。」 渍(zì):短时间浸泡。《说文》:「渍,沤也。沤,久渍也。」 白芙蓉:龙榆生笺:「《〈尔雅〉疏》:『江东人呼荷华为芙蓉。』《说文》:『芙之言敷也,蓉之言动容也。』孟东野《古意》诗:『手持未染綵,绣为白芙蓉。』」 翛(xiāo)然:无拘无束貌、超脱貌。 玉肌:龙榆生笺:「韦端己《伤灼灼》:『玉肌香腻透红纱。』」

《减字木兰花·回风落景》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。讲述东坡与晁无咎在其扬州寓所会面,从井中汲取清凉泉水消暑之事。 诗与人的统一,是诗人的最臻境界。诗人分两种:一种是内心富有诗情,生活中规中矩;另一种是诗情贯穿,表里如一,诗性的生活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在世俗看来,难免有矫情的行为艺术之嫌。而这类诗人浑然不觉,完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。「夏虫不可语冰」,诚然如是。 东坡是这樣的诗人。他的人生和诗水乳交融,不可须臾分割。在这首词里,展现了骚雅绝人的生活品质,其中记录的生活场景,使人在炎炎夏日心如幽泉,凉意入眉。陈孔璋之檄文可使魏武帝愈头风,东坡之词能让读者消暑,文字之功正如庖丁解牛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。

翻译

回旋的风吹过落日之景,使得东墙那稀疏的竹影凌乱分散。满座都有清微之风,寒泉进入衣袖却不会弄湿衣裳。从梦中醒来酒也醒了,百尺高的波澜在碧绿的井中发出声响。就像雪花飘洒在洁白的旗帜上,又像是散落在佳人如白玉般的肌肤上。

赏析

这首词富有意趣和美感。上阕通过“回风落景”“东墙疏竹影”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,同时“满坐清微,入袖寒泉不湿衣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逸之感。下阕以“梦回酒醒”开启,富有动态,而“百尺飞澜鸣碧井”描绘了生动的画面,最后“雪洒冰麾,散落佳人白玉肌”的描写俏皮而浪漫,给人无尽的遐想,展现出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观察力。

苏轼

苏轼

苏轼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又称大苏,号东坡居士。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三苏。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唐宋八大家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代很有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喜作枯木怪石,论画主张神似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 ► 342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