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吟

峨峨东岳高,秀极冲青天。 岩中间虚宇,寂寞幽以玄。 非工复非匠,云构发自然。 器象尔何物?遂令我屡迁。 逝将宅斯宇,可以尽天年。
拼音

译文

雄伟高大的泰山,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。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,寂寞无声,幽静深邃。 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,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。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,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。 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,搬到泰山中生活,恬然无为,延年益寿,安享天命。

注释

泰山:古称岱山,又名岱宗,在今山东省境内,与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遥相对峙,故称“东岳”,为“五岳之首”。其山势雄伟壮丽,山顶可见四大自然奇观——黄河金带、云海玉盘、晚霞夕照和旭日东升。吟:一种诗体名。 峨峨:嵯峨,山势高峻的样子。 东岳:指泰山。 岩:山崖。 间(jiàn):分隔。 虚宇:指天地万物。虚,天空;宇,空间的总称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四方上下谓之宇”。 寂寞:清静、无声。. 幽:僻静、幽雅。 玄:奥妙、玄妙。 云构:高大的建筑。 发:出自。 器象:物象。《易·系辞》: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”。 屡迁:指思想波动不定。《易·系辞》:“为道也屡迁”、“唯变所适”。 逝:通“誓”。 宅斯宇:以斯宇为宅,指隐居泰山。 天年:指人的自然年寿。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终其天年,而不夭伤。”

《泰山吟》是东晋时期女诗人谢道韫所做的一首玄言诗。该诗不仅仅是对泰山的赞美,尤其对神秘岩洞的叹赏使作者浮想联翩,最后竟表示要与此山相守终老,表现了一种沉醉大自然怀抱之中,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。

赏析

“峨峨东岳高”一句,开门见山,吟咏泰山巍峨高大,“秀极冲青天”,既勾画出直刺云霄、高耸陡峭的山势,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,富含动态之美。 与前两句从大处着眼不同,下面四句则着眼于细部描绘。山石峥嵘竟然分割了天空,显得格外静穆幽远。此山此石仪态万方,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,其实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。 诗中出现的“秀”、“幽”、“玄”、“自然”等词,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,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,折射出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,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与景仰。但诗人在感叹泰山神秀的同时,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身世的坎坷与艰辛。诗人质问造化:你既令泰山如此迷人,却为何又使我遭受命运的坎坷,屡遭颠沛流离之苦。 诗人的确与普通女子有很大不同,她在提出质问之后,并没有进一步作悲痛哀婉的泣诉,而是笔锋一转,在诗中融进自己刚强不屈的精神。面对高耸入云的泰山,面对神秘莫测的造物主,诗人没有因为自身遭遇而悲伤沮丧,而是决心投身于山川这雄奇壮伟的怀抱,以顺应自然,终亨天年。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,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,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,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,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,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,是一种“万物皆备于我”的崇高精神状态,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,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峨峨:形容山高的样子。
  • 秀极:秀美至极。

翻译

高高的东岳泰山,它的秀丽高耸直插青天。岩石中间有天然的窟室,寂静深远又神秘。这不是人工也不是工匠所建造,是大自然天然构成的。这天然的景象像什么东西呢?致使我思绪屡屡变迁。我决心离开这里而住在这里,可以尽享天年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宏观的视角描绘了泰山的巍峨高耸和自然之妙。“峨峨东岳高,秀极冲青天”生动地展现出泰山的雄伟气魄。“岩中间虚宇,寂寞幽以玄”让人感受到泰山的神秘和宁静。后几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奇景时内心的触动和感慨,以及对于隐居于此、顺应自然、安享天年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意境开阔,既表现了泰山的壮美,也传达出诗人独特的感悟和情怀。

谢道韫

谢道韫

东晋陈郡阳夏人。谢奕女,王凝之妻。夙慧。值天雪,叔谢安问何所似,安兄子朗曰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道韫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安大悦。安帝隆安三年,孙恩起兵攻会稽,杀凝之。道韫寡居。风韵高迈,叙致清雅。太守刘柳闻名,与其谈议,颇为叹服。善属文,所著诗赋诔颂并传于世。 ► 3篇诗文

谢道韫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