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十二首
译文
注释
序
赏析
注释
- 葳蕤(wēi ruí):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- 自尔:自然地。
- 林栖者:指隐士。
- 滞虑:困扰的思绪。
- 嗟尔:叹息声,可译为“哎呀”。
- 蜉蝣(fú yóu):一种昆虫,寿命很短。
- 薨薨(hōng hōng):众多的样子。
- 冥冥:高远的天空。
- 弋者:用带绳子的箭射鸟的人,这里指统治者的迫害。
- 吴越:指今江苏、浙江一带地区。
- 岂伊:难道。
- 蹇修:传说中为媒妁之神。
- 跂(qǐ):踮起脚跟。
- 札书:书信。
- 耿耿:心中不安的样子。
翻译
【其一】 兰草的叶子在春天里繁茂滋长,桂花在秋季里绽放,花朵皎洁芬芳。 这勃勃的生机让人欣喜,自然而然地成就了美好的时节。 有谁知道那些山林隐士,闻到这花草的香气心生喜悦。 草木自有它们的本性,哪里会求得美人来攀折呢。
【其二】 隐士独自归来躺卧,困扰的思绪得以洗去,孤独清静。 带着这心境答谢高空中的飞鸟,借它传递我悠远的情怀。 从早到晚心中怀着空寂的意念,又有谁能感受到我至诚的情感呢? 高飞和沉落的道理自然有所隔绝,什么能慰藉我真诚的心呢?
【其三】 鱼儿在深池中快乐地游弋,鸟儿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。 哎呀那像蜉蝣般的小生命,众多地飞来飞去又为了什么呢。 有生命的事物怎会不变化,我所感慨的就是这样啊。 神奇的天理日益泯灭,我的内心怎能知晓呢。 我长叹像杨朱那样的人,徒然在岔路口哭泣。
【其四】 一只孤鸿从海上飞来,天池和潢水都不敢眷顾。 侧目看到一对翠鸟,它们的巢筑在三珠树上。 在珍奇的树木顶端高高挺立,难道不惧怕被金弹射中吗? 身着华美的服饰怕被人指责,地位显要会使神灵厌恶吗? 如今我在高远的天空中遨游,射鸟的人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呢!
【其五】 吴越相隔数千里,在梦中今晚得以见到。 自己的身体并非我所亲近的,被褥和枕头就如同故乡。 即使变成蝴蝶也难以辨认,河中的鱼儿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。 海上有仙山,可想到归期却觉得神奇变幻难以确定。
【其六】 太阳从西边的山下落去隐藏起来,北风在傍晚时流动。 燕雀为黄昏和清晨而感慨,在屋檐下呼朋引伴。 鸿鹄虽然飞得高远,但悲哀的鸣叫并非我所追求的。 贵人抛弃有瑕疵和低贱的人,下层人士常常忧愁。 众人的情感被外界事物所牵累,宽恕自己却忘记了自我修养。 感叹长久以来都是这样,使我的心忧愁不已。
【其七】 江南有一种红橘,经过冬天仍然是一片绿林。 难道只是因为那里地气温暖,而是它本身就具有耐寒的品性。 可以把它进献给嘉宾,无奈道路阻隔重重。 命运只在于所遭遇的机会,循环的规律难以追寻。 人们只说栽种桃树和李树,难道这红橘树就没有树荫吗。
【其八】 漫长的日子里徒然充满忧愁,迎着风怀念那媒妁之神。 美人在何处呢,孤独的旅客心里空落落的。 青鸟踮起脚跟也没有到来,红色的鳖在何处浮游呢。 半夜时分起身徘徊,时光流逝,怎能长久停留。
【其九】 在半夜里抱着自己的影子吟咏,有谁听到这叹息声呢。 美人去到了别的地方,庭院中的树木带着幽深的色泽。 白云让人忧愁难以见到,想要飞到沧海却没有翅膀。 凤凰有朝一日飞来,竹子开花时就可以食用了。
【其十】 汉水边上有出游的女子,想要追求思念她怎么能够得到呢。 袖中藏着一封书信,想要寄给那成双的飞鸟。 天色昏暗忧愁看不见,内心不安只能默默地回忆。 紫色的兰花在空寂的小路上绽放,洁白的露水夺去了它的幽静之色。 芳香的气息一年将尽,感叹之情无穷无尽。 白云在南山上,日暮时分我长久地叹息。
【其十一】 我在异乡有着深深的思念,仿佛就在那云雾溶溶的地方。 凭借这些无法亲眼见到,关键是我的心所钟情的所在。 只希望能依附高空中的飞鸟,怎敢攀附那飞龙呢。 最真诚的情感却没有遇到知音,悲痛和惋惜填满了心胸。 归来后面对的是寂寞,人们的愿望上天难道会听从吗?
【其十二】 关闭门扉远离尘世的变化,依靠着树林抒发我的所思所想。 对着这寒冷的树木长啸叹息,往昔它曾是枝繁叶茂的。 早晨的凤凰在哪里呢,日暮时分只有蝉在独自悲哀。 思绪浩渺直到半夜,深深地叹息是在等待谁呢。 心中所怀的期望已经如此,过去的事情不可追回。 高官厚禄不是我的追求,成仙的期望曾在我心中。 胡越之地遥远渺茫,车马来往为何如此迟缓。 天地之间何等不同,我幽默地躺在帘帷之中。
赏析
《感遇十二首》是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的组诗,这组诗运用比兴手法,托物寓意,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和人生理想,表现了作者坚守节操、不慕荣利的高尚品德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,如兰叶、桂花、孤鸿、翠鸟、丹橘等,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、人生、社会的感悟。例如,在第一首中,作者以兰叶和桂花自比,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性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;在第七首中,作者通过对丹橘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。
这组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同时,这组诗也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