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圣朝 · 春游

游人拾翠不知远。被子规呼转。红楼倒影背斜阳,坠几声弦管。 荼香透,海棠红浅。恰平分春半。花前一笑不须悭,待花飞休怨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贺圣朝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拾翠:原指拾取翠鸟的羽毛,后多代指春日妇女水边嬉戏游乐。
  • 子规:即杜鹃鸟,相传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,六、七月呜叫声更甚,昼夜不止,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,犹如盼子回归, 所以叫杜鹃啼归,也常用来寄托哀怨情思。
  • 红楼:这里指华美的楼房。
  • 弦管:弦乐器与管乐器,这里借指音乐声。
  • 荼(tú):一种落叶小灌木,开白色花有香气。
  • 悭(qiān):吝啬、小气。

翻译

游人们在春日里尽兴游玩,寻觅着美好,不知不觉已经走得很远很远。直到那声声子规的啼叫,仿佛在呼唤他们往回折返。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,华美的楼阁倒映在水中,背对着斜阳的方向,偶尔传来几声悠扬的音乐。

荼散发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,海棠花的色泽也逐渐变得浅淡,此时恰好是春天已过去一半的时候。在这繁花似锦的枝头前,应当尽情欢笑,不必吝啬笑容,趁现在花朵盛开好好享受,等到春花凋零飘落,可就不要徒增哀怨啦。

赏析

这首《贺圣朝·春游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游图。上阕中,“游人拾翠不知远”描写了人们沉醉于春日美景,尽情游玩,浑然不觉距离远近,体现出春游时的欢快与投入。“被子规呼转”巧妙地借子规的啼叫,暗示游玩时间之长,同时增添了一丝自然的活泼之感。“红楼倒影背斜阳,坠几声弦管”,通过描写红楼倒影、斜阳余晖和若有若无的音乐声,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且宁静美好的氛围。 下阕以自然植物展现春半景色,“荼香透,海棠红浅”细腻地刻画出春天到一半时,不同花卉的特点,既充满了生机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时光流转之叹。末尾“花前一笑不须悭,待花飞休怨”则富有哲理,劝人要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,及时享受眼前的欢乐,不要等到美好逝去才空自悲叹。整首词情景交融,意境优美,既展现了春日的旖旎风光,又蕴含着对人生应珍惜美好瞬间的思索。

马子严

宋建安人,生卒年不详,字庄父,号古洲居士。淳熙二年(公元1175年)进士,历铅山尉,恤民勤政。长于文词,为寺碑,隐然有排邪之意,为仓铭,蔼然有爱民之心(《嘉靖铅山县志·卷九》)。累官知岳州。能诗,尝与赵蕃等唱和,《诗人玉屑·卷一九》引《玉林诗话》,谓《乌林行》辞意精深,不减张籍、王建之乐府”。尝知岳阳,撰《岳阳志》二卷,不传(刘毓盘《古洲词辑本跋》)。其馀事迹无考。据集中《金陵怀古》、《咏琼花》诸作,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。近人赵万里辑有《古洲词》二十九首。《全宋词》第三册录其词。《全宋诗》卷二六五〇录其诗五首。 ► 3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