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构山林尽,瑶图珠翠烦。
圣人不利己,忧济在元元。
黄屋非尧意,瑶台安可论。
吾闻西方化,清净道弥敦。
奈何穷金玉,雕刻以为尊。
云构山林尽,瑶图珠翠烦。
鬼工尚未可,人力安能存。
夸愚适增累,矜智道逾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元元:百姓。
- 黄屋:古代帝王所乘的车,以黄缯为车盖,故名。这里指帝王的尊贵。
- 瑶台:用美玉砌成的台。传说中商纣王曾建鹿台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- 西方化:指佛教的教义。
- 清净道:佛教认为远离罪恶与烦恼的境界。
- 敦:厚实,浓郁。
- 云构:高耸入云的建筑。
- 瑶图:指华丽的宫室蓝图。
翻译
圣人不会只为自己谋取利益,他们忧虑的是如何救济百姓。帝王的尊贵并不是尧的本意,商纣王建造瑶台的行为更是不值一提。我听说西方的佛教教义,强调清净之道更为深厚。可是为什么要耗尽金银财宝,把雕刻出来的东西视为尊贵呢?高耸入云的建筑把山林砍伐殆尽,华丽的宫室蓝图上充斥着珍珠翡翠,显得繁琐。这样的工程即使是鬼斧神工也难以完成,何况是靠人力呢?炫耀愚笨恰好给自己增加负担,自负智慧反而让道路更加昏暗。
赏析
这首诗是陈子昂的感遇诗之一,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,表达了对统治者奢侈浪费、不顾百姓疾苦的不满和批判。诗的开头,诗人赞扬圣人忧济百姓,与后文统治者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。接着,诗人提到佛教的清净道,暗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提升,而不是追求物质的奢华。然后,诗人详细描述了统治者为了建造豪华的宫殿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,这种行为是愚蠢和不明智的。最后,诗人指出炫耀愚笨和自负智慧都会带来不良后果,呼吁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寓意深刻,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和思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