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不恒处,人生忽若寓。
浮萍寄清水,随风东西流。
结髮辞严亲,来为君子仇。
恪勤在朝夕,无端获罪尤。
在昔蒙恩惠,和乐如瑟琴。
何意今摧颓,旷若商与参。
茱萸自有芳,不若桂与兰。
新人虽可爱,无若故所欢。
行云有返期,君恩傥中还。
慊慊仰天叹,愁心将何愬。
日月不恒处,人生忽若寓。
悲风来入怀,泪下如垂露。
发箧造裳衣,裁缝纨与素。
拼音
译文
浮萍依附在清水上,随着风儿四处漂流。
成年束发辞别父母,成为了夫君的伴侣。
从早到晚恭敬勤恳,遭受罪怨毫无缘故。
从前蒙受您的恩惠,如奏琴瑟欢乐和穆。
为何现在岁月蹉跎,远隔如商与参两宿。
茱萸自有它的香气,却不如肉桂和兰芷。
新人即使令人怜爱,不如过去所爱的人。
流云有返回之时,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。
悲伤地仰天叹息,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?
日月不会永在天上,人生短暂如同寄宿。
悲伤的风吹入帷帐,泪水跌落像滴露珠。
打开箱子制作衣裳,裁剪缝纫洁白绢布。
注释
浮萍:一种水生植物,比喻无依无靠,随波漂流的女子。
结发:汉族婚姻习俗。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。当夫妻成婚时,各取头上一根头发,合而作一结。
仇:伴侣。
恪勤:恭敬勤劳。
无端:一作“中年”。
瑟琴:出自《诗经》,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摧颓:蹉跎。
桂:应为樟科肉桂,非桂花。兰为何种植物,今尚有争议。
可爱:一作“成列”。
不:一作“无”。
所:一作“人”。
寓:一作“遇”。
怀:一作“帷”。
发:一作“散”,打开。
序
《浮萍篇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属相和歌辞,清调曲。开篇两句,诗人以浮萍起兴,比喻荏弱女子,她必须依附在水中才能够生活(这里的水比喻男子和丈夫)。尽管如此,浮萍的命运还是飘忽不定的,只能“随风东西流”,任人摆布,孤立无助。
将惋惜之情寄托在清清的河水之上,像浮萍一样东飘西荡。女子当年辞别了双亲,嫁到夫家。她每日恭敬勤恳,而丈夫也对她宠爱有加,当女子正沉浸在爱的温馨中时,却无缘无故承受罪过,昔日的甜蜜化为乌有。她夜不能寐,辗转反侧,心乱如麻,往事蜂拥而至聚于心头,她的内心很痛苦。新人可爱如茱萸,只是不如故人情意更深长。行云也有返回的时候,丈夫也许会记得情义回到自己身边吧。忧虑无法摆脱,她只得将所有的心绪化成一声长叹,内心的孤寂和满腹的怅惘向谁诉说呢。太阳月亮不会老是出现,人生短暂无常啊。风吹而过带来阵阵寒意,心中也更加伤感,不知不觉间泪如雨下。新衣掩盖不了憔悴,织素也驱赶不了悲伤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结髮: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,因此用结髮代指童年或年轻时。
- 恪勤:恭敬勤恳。
- 无端:没有缘由。
- 摧颓:衰败,委靡不振。
- 茱萸:(zhū yú)一种植物。
- 傥:或许。
- 慊慊:形容不满意的样子。
翻译
浮萍寄托在清澈的水上,随着风或东或西漂流。在年轻时辞别了严厉的双亲,来到这里是与君子结仇。早晚恭敬勤恳,却无故获得罪责。从前承蒙恩惠,相处和谐欢乐如同琴瑟和鸣。哪里料到如今变得衰败,远得如同商星和参星难以相见。茱萸自然有它的芳香,但不如桂树和兰花。新的人虽然可爱,但不像过去所喜爱的人。飘行的云彩有返回的时候,君王的恩情或许能中途回来。不满意地仰天长叹,忧愁的心将向哪里诉说。日月不会长久停留在一处,人生忽然就如同寄居。悲凉的风进入怀中,眼泪流下如同垂落的露珠。打开箱子制作衣裳,裁剪丝绸和白绢。
赏析
这首诗以浮萍起兴,抒发了主人公的身世之悲与情感之苦。诗中回忆了过去与君子的美好情谊,却无端遭罪,如今关系疏远如商参相隔。用茱萸、桂兰来比喻新旧人,表现出对故人的怀念与不舍。面对变化,只能寄托于君恩能回还,仰天叹息,悲从中来,情境凄凉。以人生如寓来感慨生命的无常与飘忽。最后通过制作衣裳的举动,进一步烘托内心的愁苦。全诗情感真挚,意境凄恻,展现了曹植在困境中的复杂心境与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