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
辛夷才谢小桃发,蹋青过后寒食前。
四时最好是三月,一去不回唯少年。
吴国地遥江接海,汉陵魂断草连天。
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辛夷(xīn yí):指木兰花。
- 谢:凋谢。
- 小桃:指早春的桃花。
- 蹋青:即踏青,春日郊游。
- 寒食:清明节前一天,古代有禁火习俗。
- 吴国:指古代吴地,今江苏一带。
- 地遥:地远。
- 江接海:江水流向大海,形容江面宽广。
- 汉陵:指汉朝皇帝的陵墓。
- 魂断:形容极度悲伤。
- 新愁旧恨:新的忧愁和旧的怨恨。
- 瓮底眠:指醉酒后的睡眠,瓮底指酒瓮底部。
翻译
木兰花刚刚凋谢,早春的桃花便开始绽放,春日郊游过后,寒食节即将来临。四季之中,三月最为美好,但青春年华却是一去不复返。吴地遥远,江水宽广,仿佛与海相连;汉朝皇帝的陵墓,草木茂盛,仿佛连天。新的忧愁和旧的怨恨,真是无可奈何,只能在邻家醉酒后的瓮底沉睡。
赏析
这首作品以春日景象为背景,通过对辛夷、小桃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时光易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。诗中“四时最好是三月,一去不回唯少年”深刻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哀愁。后两句通过对吴国地遥、汉陵魂断的描写,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结尾的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”则以醉酒沉睡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逃避与无奈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展现了韩偓诗歌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