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瘦如梅花,花应知否。

出自 吴文英 的《 探芳信
为春瘦。更瘦如梅花,花应知否。任枕函云坠,离怀半中酒。雨声楼阁春寒里,寂寞收灯后。甚年年、斗草心期,探花时候。 娇懒强拈绣。暗背里相思,闲供晴昼。玉合罗囊,兰膏渍红豆。舞衣叠损金泥凤,妒折阑干柳。几多愁、两点天涯远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枕函: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。
  • 斗草:古代的一种游戏,也叫“斗百草”。
  • 心期:心愿、心意。
  • 拈(niān):用手指拿东西。
  • 玉合:玉制的盒。
  • 兰膏: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,可以点灯,也可润发。

翻译

因为春天而消瘦。甚至比梅花还要消瘦,花儿可知道吗。任凭那藏物的枕头边如云般坠落,离别的愁怀中有一半是因为饮酒。在下雨声的楼阁中于春寒里,寂寞在收起灯后。好多年了,在玩斗草游戏心愿所盼的时候,也是探花的时节。 娇柔慵懒勉强拿起绣针。在背地里暗暗相思,在晴天白日里空闲时供自己怀想。玉制的盒子和罗囊,用泽兰炼制的油脂浸渍着红豆。舞衣多次损坏了那用金泥装饰的凤凰,嫉妒地折了栏杆边的柳树。有多少愁绪啊,就像那遥远天边两点山峰。

赏析

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和春日里的种种情绪。“为春瘦”生动地表达出因春动情而消瘦的情态。通过对“枕函”“斗草”“探花”等场景和活动的描写,烘托出时光流逝和寂寞的氛围。词中对女子各种行为和心态的刻画,如拈绣、相思、舞衣受损等,展现出她内心的幽怨和愁绪。结尾处“几多愁、两点天涯远岫”,更是以形象的比喻将愁绪具体化,增添了无尽的惆怅韵味。整首词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将女子春日里的心事刻画得极为传神。

吴文英

吴文英

吴文英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《宋史》无传。一生未第,游幕终身。于苏、杭、越三地居留最久。并以苏州为中心,北上到过淮安、镇江,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、无锡惠山,及茹霅二溪。游踪所至,每有题咏。晚年一度客居越州,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,后“困踬以死”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 ► 34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