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传有笙鹤,时过此山头。

出自 杜甫 的《 玉台观
浩劫因王造,平台访古游。 綵云萧史驻,文字鲁恭留。 宫阙通群帝,乾坤到十洲。 人传有笙鹤,时过此山头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浩劫(hào jié):巨大的灾难,这里指玉台观的建造背景。
  • 王造:指帝王所建。
  • 平台:指玉台观。
  • 綵云(cǎi yún):五彩的云,传说中仙人所乘。
  • 萧史:古代传说中的仙人,与妻子弄玉乘龙凤飞升。
  • 文字:指玉台观中的碑文或题字。
  • 鲁恭:可能是指鲁国的某位贤人或文化人物,这里代表文化传承。
  • 宫阙(gōng què):宫殿。
  • 群帝:指多位帝王。
  • 乾坤(qián kūn):天地。
  • 十洲: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地。
  • 笙鹤:笙声和鹤鸣,常用来形容仙境中的音乐和景象。
  • 时过:时常经过。

翻译

玉台观是由帝王建造,我来到这里寻访古迹。 传说中萧史曾驻足于五彩云端,而鲁恭留下的文字依旧清晰。 宫殿宏伟,似乎与多位帝王相连,天地广阔,仿佛直达仙境十洲。 人们传说,常有笙声和鹤鸣经过这座山头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玉台观的宏伟与神秘,通过引用萧史、鲁恭等传说人物,增添了诗意与历史感。诗中“宫阙通群帝,乾坤到十洲”展现了玉台观的高大与深远,仿佛连接着天地与仙境,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追忆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怀念。

杜甫

杜甫
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老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备受推崇。759·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。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 ► 142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