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这时,须菩提又对佛说:世尊,善男子善女人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,了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不再执取邪知邪见的禁戒和外道修持法门,对世尊所说正法深信不疑,淡薄种种贪欲、嗔心、愚痴,自然发露了上求佛果,下化众生的菩提心,到此时节,应当如何安住菩提心?如何降伏修道难,度众更难的畏惧心理?佛告诉须菩提:善男子善女人,发露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,应当生起这样的心:我要救度一切众生,救度了一切众生,而没有一众生实际被我救度。为什么呢?如果菩萨畏惧修道难,畏惧度化众生更难,就是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就不是菩萨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须菩提,实在没有任何什么,连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都没有,梦幻中的事,究竟什么也没有。须菩提,你的意思怎么样?如来在无数阿僧祗劫,燃灯佛出现于世时,有任何什么,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?没有,世尊。就我了解佛所说的义理,佛在燃灯佛那里,持五莲花奉上如来,又持身投地布发遮住污泥,供养圣尊从身上走过,并发誓愿,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燃灯佛,那是现象上的事,如梦如幻,于无上正等正觉心,没有任何什么,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燃灯佛,也没有燃灯佛授记,于来世当得作佛,号释迦牟尼。佛说:正是如此,正是如此。须菩提,我于尔时,心意清净,没有任何什么妄想住相,如来于未来世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须菩提,那时候我如果住相供养如来,住相发愿将来成佛当如燃灯佛,心里畏惧成佛难,畏惧度化众生更难,以为如来必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,燃灯佛就不给我授记说:你于来世当得作佛,号“释迦牟尼”。因为我无所住发无上正等正觉心,领悟实无有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,说这样的话:你于来世当得作佛,号“释迦牟尼”。什么原因呢?所谓如来,就是万法都如其本来的义理,没有任何什么。如果有人说:如来证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,须菩提,实在没有任何什么,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须菩提,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,无实无虚。如果诸相非相,唯独如来所得是真实,好比梦中所见一切皆虚妄,唯独捡到的金钱不假。这么说,无上正等正觉虚幻而根本没有吗?所说虚幻非虚幻,即是“诸相非相”,如果虚幻是断灭性的,何必辛苦修行?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中无实无虚,所以如来说任何一切什么,都是佛法。须菩提,所说任何一切什么,包括色受想行识,眼耳鼻舌身意,色声香味触法,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根六尘六识,苦集灭道等四谛法,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因缘法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能等六波罗蜜,涅槃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及其他看不到、想不到的任何什么,就是虚幻的任何一切什么,所以只是名叫做任何一切什么。须菩提,比如人的身体长得很大。须菩提说:世尊,如来说人的身体长得很大,比如在梦中,身体长得很大很大,而实际上没有,只是虚幻的长得很大,只是名叫做大身。须菩提,菩萨也是如此,如果他这样说:我应当救度无量众生。那么,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。为什么呢?须菩提,实在没有任何什么,微尘都没有,哪有众生可灭度?菩萨要开悟,破迷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,彻底领悟诸相非相,没有任何一法,才名为菩萨,所以佛说任何一切什么,没有我、没有人、没有众生、没有寿者。须菩提,如果菩萨这样说:我难行能行,我难证能证,难度能度,我当以种种功德和智能来建设未来的佛土,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,为什么呢?如来说庄严佛土,就是虚幻的庄严,只是名叫做庄严。须菩提,如果菩萨通达没有我没有任何一切什么,即知成佛不难,度化众生也不难,如来说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萨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(àn móu duō lā sān miǎo sān bō tí):梵文,意为无上正等正觉,即成佛的最高境界。
-
须菩提 (xū bō dǐ):佛经中的一个名字,通常译为善慧或善能。
-
燃灯佛 (rán dēng fó):过去佛之一,象征智慧之光。
-
授记 (shòu jì):佛教术语,指对未来修行者的预言或保证。
翻译
这时,须菩提对佛陀说:“尊敬的佛陀,那些追求觉悟的人,如何才能正确安住和降伏自己的心呢?”
佛陀告诉须菩提:“追求觉悟的人,应该有这样的想法:我应该消灭所有众生的苦难。然而,消灭了众生的苦难后,却并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被消灭。为什么呢?须菩提,如果菩萨有自我、他人的观念,以及众生和寿命的概念,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。因为实际上,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用来获得觉悟。”
“须菩提,你觉得怎么样?佛陀是从燃灯佛那里得到觉悟的方法吗?”
“不是的,世尊。依我理解佛陀的话,佛陀从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获取觉悟的具体方法。”
佛陀接着说:“没错,须菩提,事实上,佛陀并没有通过任何方法达到觉悟。如果有的话,燃灯佛就不会预示我未来会成为佛,名叫释迦牟尼。因为真正的觉悟来自对所有法无自性的理解,这就是为什么燃灯佛会那样预言。”
“如果有人认为佛陀得到了觉悟,须菩提,实际上并无具体的方法。佛陀得到的觉悟,既没有实质也没有虚假。因此,佛陀说所有的法都是觉悟的法。须菩提,当我们说所有法,它并非指单一的法,而是涵盖了所有法的普遍性。”
“须菩提,比如一个人的身体长高。”
须菩提回答:“世尊,佛陀说身体长高,并不意味着它是大的,而是强调它的成长状态,这才是真正的‘大’。”
“须菩提,菩萨也是这样。如果他们说要消灭无数众生,那就不叫真正的菩萨。因为实际上,没有固定的法定义务可以称为菩萨。所以佛陀教导一切法中都没有我、人、众生和寿者。”
“须菩提,如果菩萨说‘我要装饰佛土’,这也不符合菩萨的标准。因为佛陀说,装饰佛土并非真正的装饰,而是意味着理解和包容。”
“须菩提,只有真正通达无我和法的菩萨,才被称为真正的菩萨。”
赏析
这段经文探讨了佛教中关于无我、空性和觉悟的核心理念。佛陀通过对话,强调了追求觉悟的人不应执着于任何形式的自我概念,包括众生的救赎和对佛法的特定理解。须菩提的提问和佛陀的回答,展示了佛教中对智慧和解脱的深刻洞察,以及对法无自性的强调。整个篇章富有哲理,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观念,认识到真正的觉悟存在于对一切法的平等看待和无分别心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