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。日月有明,容光必照焉。流水之为物也,不盈科不行;君子之志于道也,不成章不达。”
拼音
所属合集
译文
孟子说:“孔子登上东山,就觉得鲁国变小了;登上了泰山,就觉得天下变小了。因此见过大海的人,难以对别的水感兴趣;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,难以对别的言论感兴趣。观赏水有方法,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。太阳月亮都有光辉,极小的缝隙都能照得到。流水这种东西,不把小的坑洼灌满,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动。君子有志于追求大道,不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。”
注释
东山:即蒙山,在今山东蒙阴南。
澜:大波浪。
容光:有空隙即能纳光,指幽暗的间隙。
科:同“窠”,坎,坑。
成章:古称乐曲终结为一章。此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程度。
赏析
本章用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比喻,启示我们登高方能望远,厚积才能薄发。鼓励君子努力学道,打好基础,高屋建瓴,循序渐进,必有所成。
“所处益高,则其视下益小;所见既大,则其小者不足观也。难为水,难为言,犹仁不可为众之意。”
“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,学之者必以其渐,乃能至也。”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东山:即蒙山,在今山东蒙阴县南。
- 鲁:古代诸侯国名。
- 泰山: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
翻译
孟子说:“孔子登上东山,就觉得鲁国变小了;登上泰山,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。所以看过大海的人,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;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,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。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,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壮阔。太阳和月亮都有光辉,连一点儿缝隙都必定照到。流水这种东西,不把坑坑洼洼填满就不向前流;君子立志于道,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。”
赏析
这段话表达了见识和境界的重要性。孔子登上东山和泰山后视野开阔,有了更高的眼界和胸怀。见过大海的人对一般的水就不觉得新奇,在圣人门下受教的人对一般的言论也不再容易心动。强调了经历和学习对人的提升。以水为例,说明做事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,而君子追求道也要循序渐进、不断积累。此节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阐述,展现了孟子对于人的成长和追求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