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译文
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。有人说:“那里非常落后闭塞,不开化,怎么能住呢?”孔子说:“有君子去住,就不闭塞落后了。”
【另一更浅显译法】
孔子说想搬到九夷去住。有人说:“那地方非常简陋,怎么好住?”孔子道:“有君子住,有什么简陋的呢?”
注释
九夷: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。
陋:鄙野,文化闭塞,不开化。
赏析
中国古代,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,认为此地闭塞落后,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。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,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,传播文化知识,开化人们的愚蒙,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释
- 九夷:夷(yí)是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,九夷即东方的九个少数民族部落,此泛指东方少数民族地区。
- 陋:这里指物质条件匮乏、生活环境闭塞落后。
- 何陋之有:即“有何陋”,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。
翻译
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。有人说:“那里非常简陋,怎么能居住呢?”孔子说:“君子住在那里,又怎么会简陋呢?”
赏析
这段文字简短却蕴含深刻哲理。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,其想居住在九夷地区,凸显出他不被物质环境的简陋所影响,有着超越现实条件追求精神富足的境界。面对他人担忧九夷地区环境简陋不适合居住的说法,孔子以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”回应。这反映出在孔子心中,一个地方的“陋”与“不陋”并非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,而是居住者的品德与修养。君子秉持高尚的德行与智慧,能够以精神力量改善、提升周围的环境,使原本匮乏之地也充满价值与意义。此语后来也常被用来表明真正的君子能安贫乐道,凭借自身的道德光辉改变外在境遇,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力与启发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