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来积毁骨能销,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!

出自 王国维 的《 虞美人
碧苔深锁长门路。总为蛾眉误。自来积毁骨能销。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。 妾身但使分明在。肯把朱颜悔。从今不复梦承恩。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。
拼音

注释

蛾眉,女子的眉细长弯曲,如蛾的触须。因以代指美人。《离骚》:“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淫。” 臂砂,守宫砂点于臂上,亦称臂砂。古人以为贞洁自持的象征。

赏析

静安先生这阕词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“言近而指远,意决而辞婉”(《人间词·甲稿·序》),表现了词人最真切的内心世界。起句化用《离骚》:“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淫”,表达了词人身处诽谤之泥潭,处处受人诋毁。“自来积毁骨能销,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”可谓静安先生创造语,甚是新奇,这是傲然的自在之美,不可凑泊。古来狷介之士与绝世之女在人格精神上都是相同的,他们都在向世人宣示一种不可玷污的独立人性,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存在。狷介执着的静安先生对此会有更深的感受。 词的大意是:浓绿的苔藓封锁着通往长门宫的道路,只因为有着美丽的容颜而受到人们的嫉妒。从来知道,毁谤太多能使人骨也销蚀,何况是我洁白的肌体上那一点鲜红的守宫砂呢!我只要使自己清清白白地活着,怎会悔恨生就这美好的容颜?从此以后,承恩之事连梦也不复做了,还是自个儿簪花打扮,对着镜子好好地欣赏自己吧! 陈寅恪先生在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》中说:“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,其所伤之事,所死之故,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,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。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,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。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,因而有是非之论者,又何足怪耶?”如果用尼采的话来说,静安先生所拥有的正是一种“超人精神”,不为世人所理解才是自然,让那些诋毁、诽谤来得更猛烈些吧,先生依然如故,做一个“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”。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碧苔:绿色苔藓。
  • 长门:汉宫名。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被幽禁于此。这里代指幽居之地。
  • 蛾眉:代指美丽的容貌,也借指美女。这里指自身的美貌。
  • 积毁骨能销:出自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” ,意思是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
  • 臂砂:即守宫砂,是古代传说用来验证女子贞操的标志,点在女子手臂上,颜色鲜红。
  • 但使:只要。
  • 分明:清楚、明白, 这里指自身清白。
  • :怎肯。
  • 朱颜:美好的容颜。
  • 承恩:蒙受皇帝的恩宠。
  • 簪花:插花于发髻。

翻译

绿色的苔藓深深锁住了通往长门宫的道路,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美丽的容貌而犯下过错。众人不断的诋毁足以毁灭一个人,更何况我臂上那一点鲜艳如真红的守宫砂,它见证着我的娇弱与清白。 只要我自身的清白能够清楚分明,我怎肯为逝去的美好容颜而后悔。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梦想着得到君王的恩宠,而是自己插上鲜花,坐着欣赏镜子中自己的模样。

赏析

这首词以一位幽居女子的口吻来写,抒发了幽闭的哀怨。上阕借长门宫典故起兴,写美丽容颜给自己带来了被幽禁的厄运,又以 “积毁骨能销” 进一步强调谗言诋毁的危害,“真红一点臂砂娇” 通过守宫砂的细节,暗示女子清白之身无端被弃的委屈。下阕笔锋一转,表达女子即便处于困境,也坚守自身清白,绝不后悔。 “从今不复梦承恩” 决绝而又悲哀,不再对那虚幻的恩宠抱有希望。最后 “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” 描绘出女子自我欣赏、在孤寂中寻求慰藉的画面,展现了一种超脱无奈的心态。整首词借宫廷女子的遭遇,也蕴含了作者王国维对人生困境、身世坎坷的感慨与思考,情感深沉,用词精妙,意境冷寂而孤寂,带着一种无可诉说的悲哀。

王国维

王国维

王国维,字伯隅、静安,号观堂、永观,汉族,浙江海宁盐官镇人。清末秀才。我国近现代在文学、美学、史学、哲学、古文字学、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,国学大师。 ► 21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