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下泉

·
碧水映丹霞,溅溅度浅沙。 暗通山下草,流出洞中花。 净色和云落,喧声绕石斜。 明朝更寻去,应到阮郎家。
拼音分享图

所属合集
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  • 溅溅(jiàn jiàn):水流声。
  • :经过。
  • 暗通:悄悄地流过。
  • 净色:清澈的颜色。
  • 和云落:与云彩一同落下。
  • 喧声:水声。
  • 绕石斜:环绕着石头斜流。
  • 明朝:明天早晨。
  • 寻去:探访。
  • 阮郎家:指隐士或仙人的居所。

翻译

碧绿的泉水映照着红色的晚霞,水声溅溅地流过浅浅的沙地。 它悄悄地滋润着山下的草木,从洞中流出,带着洞中的花朵。 清澈的颜色似乎与云彩一同落下,喧闹的水声环绕着石头斜斜地流淌。 明天早晨我还要再来探访,应该会找到阮郎那样的仙人居所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泉流水的美丽画面,通过色彩和声音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。诗中“碧水映丹霞”一句,色彩对比鲜明,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。后文通过“暗通山下草,流出洞中花”等句,巧妙地表达了泉水滋养万物的生命力。结尾的“明朝更寻去,应到阮郎家”则带有一种寻幽访胜的期待,增添了诗意的深远。整首诗语言清新,意境优美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。

李端

李端

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出自赵郡李氏东祖。嘉祐从侄。少居庐山,师从名僧皎然学诗。大历五年中进士,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终官杭州司马。晚年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,约卒于兴元元年(公元784年)之后数年。子李虞仲。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乔亿以为李端诗“思致弥清,径陌迥别,品第在卢允言、司空文明之上。”。传世作品有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 ► 24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