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秋之五日承诸族父过赏菊梅分赋

·
未及重阳菊已披,梅花数朵映霜姿。 频将春色添秋色,不惜寒枝作暖枝。 甘苦已教陶令识,芬芳更与阮公期。 竹林相过须沉醉,莫待登高倒接䍦。
拼音分享图

所属合集
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释

季秋(jì qiū):指农历九月。 承(chéng):接待。 赏菊梅分赋(fù):赏赐菊花和梅花。 霜姿:霜的形态。 频(pín):经常。 秋色:秋天的景色。 寒枝:指寒冷的树枝。 陶令(táo lìng):指陶渊明,字元亮,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 阮公(ruǎn gōng):指阮籍,字法孙,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 竹林相过:指在竹林中相互拜访。 倒接䍦(shēn):指倒杯接酒。

翻译

季秋的第五天,接待各族父老前来赏赐菊花和梅花,虽未到重阳节,菊花已经盛开,几朵梅花映着霜的美丽。经常将春天的色彩融入秋天,不怕寒冷的树枝变得温暖。苦涩的教训已经让陶令明白,芬芳的气息也与阮公相期。在竹林中互相拜访时,应该陶醉其中,不要等到登高时才倒杯接酒。

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季秋时节赏菊梅的情景,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寒冷的树枝变得温暖的情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慨。诗中运用了对陶渊明和阮籍的提及,显示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尊重和向往。整首诗意境优美,描绘细腻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感悟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,初名绍隆,字介子,号翁山。明末诸生。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名今种,字一灵、骚馀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。诗与陈恭尹、梁佩兰称岭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诗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、《四朝成仁录》等。均乾隆朝严禁之书。 ► 6730篇诗文